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引发大气污染。对秸秆焚烧管控不力,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的地方,要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四川日报》 2017年9月10日)
秸秆禁烧是一个每年收获季都会让人头疼的话题,禁烧秸秆更是基层政府每年都要做的工作。从基层政府到省级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发文件禁止焚烧秸秆,甚至每年都有一些干部因管控秸秆禁烧不力受到处理。可是秸秆的焚烧却是屡禁不止,力度年年加大,为什么却没有多大效果呢?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电气化的普及,秸秆的焚烧问题逐年严重。当秸秆已经不再是理想的燃料的时候,如何处理秸秆就成为困扰农民朋友的问题了。对于他们来说一烧了之是最便捷的方法。由此基层干部就有的忙了,每到收获季节,焚烧秸秆产生的烟火此起彼伏,基层干部为了灭火,疲于奔命。虽然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却收效甚微,因为农民总有时间偷着焚烧秸秆。
因此相关部门每年只有通过行政命令来强制禁止秸秆焚烧。这样的方法不是长久之计。相关部门应该要创新思想,多管齐下,让农民有真正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的焚烧现象。
农民之所以要焚烧秸秆,究其原因就是秸秆无用。相关部门应该和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机构合作,大力发展秸秆再利用,变废为宝,让秸秆有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资源停止焚烧秸秆才会成为可能,农民朋友也才会自愿禁烧秸秆。
在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的同时对遵守禁烧的农户给予适当奖励,对焚烧秸秆的农户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因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危害的农户依法进行惩处。
让农民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只有让农民真正意识到危害,秸秆焚烧才能得到长效控制。创造性的利用各种农民经常接触的媒介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保护环境,保卫蓝天的意识。
从强制到自愿,才是禁烧秸秆的最终出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