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预防微腐败制度要建在最后一公里

[ 作者:任圣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31 录入:实习编辑 ]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云彩山村原党支部书记马德贵眼中的“民”则是村组干部等少数人。近日,他因违规处置向低保对象收取的农村合作医疗款,违规发放和领取津补贴,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18日)

村干部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是否有效运行和贯彻,都要靠村干部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和去推动。可以说,任何一项基层工作少了村干部这一环,就很难高效有效开展。

随着服务型政府的打造、脱贫攻坚的开展,基层有很多工作需要村干部去亲力亲为,去推动落地。一方面他们为了群众的工作“跑断了腿”,“流尽了汗”,有时还不被群众理解和认可。另一方面他们不在编、不脱产,大部分村干部还要为了自己的生计开展生产活动。所以基层干部大都工作较为辛苦。郧阳这名村支书马德贵显然是一位很能“关爱”、“心疼”自己班子队伍的人,他认为“村干部为村里操心,却没人为村干部着想”。所以就将低保户的钱作为班子成员的“辛苦钱”给大家私分了。马德贵的这一做法不仅违背了党的宗旨意识,而且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了起来,还严重伤害了干群关系。

但透过“说实话,我们为村里操心,谁为我们着想”这句令马德贵“心寒”的“心里话”,为我们如何做好基层村干部管理和预防基层村干部微腐败提出了新的思考。

笔者认为,预防基层村干部苍蝇似的小贪腐,要将关心关爱之“手”和反腐倡廉大“棒”并举才能有效破解。一方面要关爱基层村干部,注重干部素质内在提升。要出台村干部规范津贴及奖励办法,稳步提升村干部工资待遇,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同时对那些基层工作干得好,群众满意、上级认可的村干部给予适当表彰,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激情。要开展村干部谈心谈话及能力培训提升工作,让基层村干部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另一方面要大力将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开展到基层末端,让村干部牢记党的纪律和党的规定,发扬奉献精神,干干净净为基层群众办事。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严格工作考核,对那些危害群众利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少数派”村干部坚决予以处理和肃清。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