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调研工作切莫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 作者:夏木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6 录入:吴玲香 ]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干部热衷于“彗星式”调研,从上到下层层陪同,调研组一进村,人连成一串、车排成一队,从头到尾望过去,像足了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而此类调研虽阵势大、架子足,搞的却多半是形式主义。(7月17日 新华网)

调研工作是为了实实在在的体察民情,通过摸排工作,掌握民意、倾听民声,让日后的决策工作显得科学有序,不至于瞎子摸象。如此,方能够对症下药,让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如果一开始就弄虚作假、不肯老老实实放下身段,深入到基层第一线,那么做出的决策工作也难免会走了样。

在目前的轰轰烈烈开展的扶贫工作当中,有许多干部下到基层,走到第一线,驻村包点,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许多党员干部工作成绩斐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群众拥护。但是,在其中,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有些扶贫干部反映,许多当地的村民对干部下村工作不理解,对扶贫项目不接受,门难进,脸难看,不肯好好配合工作。一些干部对此抱怨说,群众工作不好干,基层群众情绪不好理顺。

其实,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平日里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身处在基层的干部们对干群关系不重视,一些调研工作也没有认真做下去,通常就是阵仗大、排场大、面子大,许多做法让群众很不满意,甚至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干群关系紧张,不少群众对干部们持有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这才会导致在扶贫过程当中,工作难以展开,扶贫项目难以推广。

虽然许多扶贫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打开扶贫局面,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在这个侧面当中,同样也提示着我们的党员干部,平日里的工作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多和群众接触,发现问题,帮他们解决问题。只要能够心向群众,把自己的工作方向多放在群众身上,干群关系自然就会融洽起来。甭管是扶贫工作还是日常工作,就不会出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现象。

所以说,调研工作就像是平日里处理干群关系一样,多向基层走走,少做一些走马观花的样子活,轻车简从,放下身段,放下面子,深入到群众第一线去,多向有困难的区域投入关注的目光,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够获得实践真知,只有多接触基层脉搏方不会有脱离群众之虞。调研工作本来就是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基础性工作,切不可蜻蜓掠水,搞形式主义。没有调研工作的扎实,没有做好这些基本功,就会走入官僚主义的窠臼,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作者地址:中共四川北川县安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