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盯紧微权力严防小村官任性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1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陕西神木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中鸡镇某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集体资金1000万元。(7月18日央视新闻)

  随着国家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惠及群众的补助不断增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村民小组长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官”也变成了具有实权的“肥差”。粮食直补、土地征迁、惠农资金等等,这些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让一些基层“小村官”打起了国家惠农资金的主意,屡屡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集体资金,谋取私利。

  其实,农村“微权力”是直接关系村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村一级的“小村官”,虽然不是正规的政府工作人员,却是与百姓联系最多最广的一个层级,一定程度上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村民小组长腐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群众对诸如此类“蝇贪蚁贪”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贪腐问题,必须寸步不让、一查到底,形成严惩不贷的高压态势,盯紧“微权力”,严防“小村官”任性。

  盯紧“微权力”,加强监督“铸铁笼”。进一步完善公开举报、电话信访等制度,严格处理程序,切实维护好群众监督举报的合法权益,形成群众举报、信访受理、纪检部门执纪的强大合力,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惩治“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不断压缩“苍蝇”式腐败的生存空间。

  严防“小村官”,扎紧管住“微权力”。坚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给“小微权力”运行链条中的厘权、用权、监权各个环节订制度、立规矩,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同时,打造阳光村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对党务、村务、政务、财务等公共权力进行分类汇总,真正把“小权力”关进“密笼子”。作为村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管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要忘记当初竞选村干部的初心。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