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因此,在加大政策投入、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管理投入的同时乡村旅游经营户或企业则应在政府的引导、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转变、优化开发经营方式。
湖南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方式的转变、优化有赖于政府和乡村的旅游经营户或企业共同推进“七化”
1、多元化
为了有效延长乡村旅游业态链条、强化旅游经济效益和稳步拓展、巩固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应在广泛利用旅游资源、充分发掘每一种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潜力以及科学进行目标旅游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多元化。
(1)旅游服务要素多元化
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通常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旅游基本要素方面的消费。基于此,乡村旅游经营户或企业应充分利用“六农”旅游资源,并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发展目标在行、住、食、游、购、娱等旅游基本要素服务方面尽量做到多元化。同时,考虑到当今旅游消费发展的新态势,乡村旅游经营户或企业还应在新的旅游六要素(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商、养、学、闲、情、奇等方面尽量实现多元化。
(2)旅游产品类型多元化
旅游产品类型多元化是构建系列化、配套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延长乡村旅游业态链条的必由之路。所以,应充分利用“六农”旅游资源既开发观光型旅游产品,又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和养生旅游产品;既开发常态型旅游产品,又开发文化创意型特色旅游产品。
(3)旅游市场拓展多元化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应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面向各类城镇休闲旅游市场及当地乡村居民文化娱乐休闲市场、社会交际活动市场、喜庆戌节日宴会市场等拓展市场、提升市场质量。
2、特色化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实现特色化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
(1)突出共性特色
彼此相邻的各乡村旅游景点要充分突出共性特色,即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农耕文化以及当地地方文脉为题材做好基本特色方面的文章。
(2)突出个性特色
在突出共性特色的大前提下,相邻乡村旅游景点应充分突出各自的特色,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因为,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竞争中,更可怕的是相邻乡村旅游景点在同质化情况下的竞争。这种竞争很可能导致削价竞争,而削价竞争对各乡村旅游景点来说无异于集体自杀。
相邻乡村旅游景点可从三个方面突出自身特色:一是突出主打休闲旅游项目的特色;二是突出辅助休闲旅游项目的特色;三是突出休闲旅游服务设施设备及微观生态景观环境的特色。
3、规模化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规模化是强化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的极其重要的途径。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实现规模化包括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公司化经营,进而促推大型、特大型乡村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二是在“三靠”之地———靠近城市、靠近风景名胜区、靠近交通要道之地,依托具有相对优势的区位条件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以产生店多隆市的市场效应;三是选择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条件理想的村、乡镇建设乡村旅游村、乡村旅游乡镇。
4、规范化
各乡村旅游经营户或企业应当运用系统管理方法,以提升和确保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将各部门、各环节、各阶段的经营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责、权、利明确而又相互协调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使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实现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化。
5、抱团化
乡村旅游经营户或企业应依托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或乡村旅游管理公司以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做到:
(1)“八个统一”
①统一开发规划;
②统一宣传营销;
③统一分配客源;
④统一服务标准;
⑤统一服务价格;
⑥统一物资采购;
⑦统一设施(部分设施)利用;
⑧统一人员培训。
(2)“八个共享”
①经营共享;
②培训共享;
③营销共享;
④技术共享;
⑤设施共享;
⑥品牌共享;
⑦信息共享;
⑧团购共享。
6、联动化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走联动发展之路可广借外力、增强效益、弱化风险。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联运化的路径主要有:
(1)跨类联动
在具备地缘、文缘条件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应和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城市旅游等各类旅游开发经营实行大力度联动,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借助地缘、文缘条件和工业旅游、城市旅游等各类旅游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互补互促关系。
(2)跨界联动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不仅要尽量做到旅农结合、以农促旅、以旅促农,还应尽量做到乡村旅游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的发展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行深度联动,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得到强化、活力得到增加、投入得到节约、效益提到提升。譬如,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旅游业、商贸业等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使乡村旅游景点农产品获得五次升值机会(见下图)。
联动带来的产业升值示意图
(3)跨区联动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应和周边旅游风景名胜区开发经营联,以便借势挤人旅游线路的“市道”“省道”“国道”。
7、可持续化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可持续化的基本途径如下:
(1)留住自然
自然生态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第一环境,是亿万年来老天爷赋予人类繁衍生息的环境。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当慎砍树、慎挖山、不填水域,尽量留住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让旅游者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愿望得到实现。
(2)留住物遗
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涉及的物遗包括历史久远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近现代遗存,是老祖宗或先辈们留给当代人不可再生的财富,是一部很好的记述当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史书,是留住乡愁的核心物质载体,是打造乡村旅游卖点、亮点的重要资源。此外,物遗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省钱、省力、省时地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应通过“四不”留住物遗:不拆古村落、古民居,也不大拆大改近现代民居建筑,尽量做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房新用;不毁损历史久远的遗址遗迹,也尽量不毁损近现代遗址遗迹,并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3)留住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其中每一类都是具有活力的乡村旅游资源,都能体现出乡愁,也都容易被开发成参与型、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因此,应在尊重非遗传承规律的前提下,将非遗加以科学合理的包装后,融入乡村旅游景点行、住、食、游、购、娱旅游服务各要素中。这样,既有利于对非遗进行活态保护,又能强化乡村旅游的“乡愁”。
(4)节能减排
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中,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努力采取减量化生产、再循环利用和立体农业生产等模式,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休闲农业职教周刊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