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红峰:黄岩区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 作者:王红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8 录入:实习编辑 ]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尊老、爱老、助老、敬老、孝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敬老爱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让孝道文化深入人心,2014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龄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区启动了“重阳敬老礼”竞赛活动,着力打造老年群众的精神家园。

一、基本做法

黄岩区老龄委制定了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的具体方案,明确了活动流程和工作要求。“重阳敬老礼”活动仪式流程主要包括:(1)仪式前准备。布置好礼堂,准备鲜花作为佩戴和席桌插花之用,鼓励老人和村民自撰自创书法绘画作品悬挂张贴、布置礼堂,为70岁以上登台老人制作新衣服,组织完成长寿奖、健康奖等有关奖项评选工作。(2)老人入座。70岁以上老人在家人陪同下进场,登台入座(年龄长者坐第一排)。播放背景音乐,可用《最美不过夕阳红》、《烛光中的妈妈》等。(3)司仪致开场白,简要通报活动筹备情况。司仪分别介绍参加活动的各位老人的情况。(4)晚辈行礼。晚辈代表鞠躬奉茶(菊花茶或参茶,每人一杯),晚辈代表致颂词。(5)颁发证书。司仪通报本年度长寿奖、健康奖、慈爱奖、孝顺奖、奉献奖、自强奖等奖项评选情况,宣读获奖名单。村(居)干部上台为获奖者颁发证书。(6)赠送礼品。由村(居)干部向老人们赠送礼品,颁发相关老年、养老等卡、证书(配音乐《步步高》、《花好月圆》等)。(7)事迹点评。由司仪点评本村(居)孝老爱亲典型人物和事迹。(8)致答谢辞。由老人代表向晚辈致感谢祝福辞。(9)合影留念。全体老人合影留念,其中最长寿老人单独拍摄一张全家福,合影上文化礼堂村史墙,金婚合影,银婚合影。(10)仪式结束。各村(居)可结合实际开展文艺表演、重阳宴请、秋游赏景等活动。

自从黄岩区老龄委启动“重阳敬老礼进礼堂”活动以来,全区各地积极响应,认真谋划,推动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如东城街道老龄委与海棠社区居委会在该社区文化礼堂联合开展了“重阳敬老礼、传承中华孝美德”活动,每位老人都身穿主办单位购买的红色T恤衫,胸前戴着大红花,晚辈为社区高龄老人们敬上香甜的玫瑰花茶,街道领导则为他们颁发了健康奖和长寿奖,为全体老人送上节日慰问金和节日的问候,同时还为一对金婚老人献上鲜花,祝愿他们天长地久。西城街道老龄委会同下埭头村“两委”举办了“重阳敬老礼”活动,由晚辈给长辈修剪指甲、鞠躬奉茶,晚辈代表致敬长辈颂词,老人代表向晚辈致感谢和祝福贺词,村“两委”干部分别给健康老人、长寿老人颁发奖状,并邀请医务人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给老人们颁发了九月九老年节慰问金和慰问品,邀请区老年体协的戏曲表演者为老人们献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艺演出。东城街道塔苑社区举办“九九重阳戏迷会”。平田乡天灯洋村举行了“重阳节敬老礼”活动,晚辈们为长辈戴大红花、行鞠躬礼、敬茶,还为老人准备了生日蛋糕,并颁发长寿奖、健康奖、孝顺奖。北城街道黄土岭村为村里12位90岁以上的老寿星们举办了“重阳敬老礼”活动,村“两委”和村老年人协会为老寿星们定制了唐装、九层蛋糕,村里还为362位老人分发了毛巾、食用油、养老酒以及节日礼金。茅畲乡白浦岙村举行“重阳敬老礼”,乡村大使杨友钿向大家讲述重阳节传说,晚辈向长辈奉菊花茶、赠送节日礼品。

二、初步成效

(一)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富裕起来的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等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为老人送上文化大餐,使老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丰富和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如在“重阳敬老礼”活动中,我们看到:笑容“绽放”在老人们的脸颊上,甜蜜流动在老人们的心头上,特别是小朋友向长寿老人送上生日蛋糕时,更是让老人乐开了花。

(二)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了敬老良好风尚。随着经济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幅改善,文明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仍有不同程度表现。越是急剧变化的时代,越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传统美德和群众身边的敬老事迹, 把“敬老”的种子种进群众的心田,有效地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敬老氛围。如近年来,黄岩区孝亲敬老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如“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头陀镇敬老院院长彭彩荷每天不辞辛劳守护在老人们身边,悉心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数十年如一日,把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照料。又如“全国敬老模范单位”----黄岩义工协会秉承“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宗旨,组织义工与单身老人就近结对、长期帮扶,关注单身老人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及时为单身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烦恼,受到了老人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进一步实现了各类资源统筹整合利用。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 一方面,更好地发挥了文化礼堂宣传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各类设施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礼堂的内容,使文化礼堂服务面更广、服务对象更广泛,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带去更多、更丰盛的精神食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双赢”。

三、几点启示

黄岩区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之所以能广泛开展,并取得较好成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始终坚持了“三个结合”。

(一)坚持将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与省级“老年友好城市”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建省级“老年友好城市”,旨在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与活力,消除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的障碍,形成对老年人友好的城市环境。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尊老、爱老、助老、敬老、孝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敬老爱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让群众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厚历史底蕴。黄岩区老龄委针对两者的共同之处,有机地将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与省级“老年友好城市”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黄岩区政府下发的“创建省级‘老年友好城市’实施方案”中,把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作为黄岩区省级“老年友好城市”22个创建重点项目之一予以督促落实。并把各乡镇街道“重阳敬老礼”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区对乡镇街道老龄工作考核内容。

(二)坚持将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老年法律法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黄岩区老龄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宣传重点,深入开展涉老法律法规宣传。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手册、宣传卡片分发到全区各村(居)、社区文化礼堂,确保每个老年人协会都能了解到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具体内容。同时,区老龄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编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是好”、“树立尊老新风尚”等市民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三句半、黄岩白搭等文艺节目,并组建“孝亲敬老”文艺巡演团,组织10多位乡村大使,在“重阳敬老礼”活动中,用平实易懂的本土方言向广大市民传播“孝道文化”和涉老法律法规知识,让广大老年人加深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老年人懂得运用新《老年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将依托文化礼堂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与弘扬孝道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对老年人的敬老礼仪,自古即以有之。敬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重要部分。早在孔子《论语》中就有:“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表现对老年人的尊重。而“重阳敬老礼”活动不仅恢复了敬老礼的仪式,更超越了传统社会中敬老礼仪只针对家族、家庭内部的局限性,着力将敬老爱老助老传统文化以日常规范的形式镶嵌在全体村(居)民的日常活动当中。黄岩区老龄委在开展“重阳敬老礼”活动时,专门在文化礼堂中开设“孝道文化”专题讲座,让市民在学习中提升素质,推动全社会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如2015年重阳节期间,黄岩区优秀乡村大使、评书传承人胡从德先生到上郑乡农林村文化礼堂主讲“孝善文化”,红色讲堂上,胡从德先生身穿红色唐装,用黄岩白话讲述古今中外的“孝善”故事,或风趣幽默、或娓娓道来、或令人深省,引导大家弘扬孝善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黄岩区还结合“重阳敬老礼”活动,广泛宣传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黄岩涌现出的黄岩义工协会、彭彩荷、郭和塔等敬老养老助老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大力宣传敬老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如西城街道下埭头村积极开展“争做孝贤晚辈、争当最美长辈”敬老礼、“爱如潮水、风雨同舟”集体金婚礼,并在文化礼堂展出彭彩荷、潘深河等孝亲敬老人物先进事迹宣传展板,让孝道文化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龄工作委员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