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显然核心仍然是中国制造,加之2015年一直处于保增长的转型升级态势当中,中央基本上无暇顾及农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以及相关央企国企业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地,中国制造的关键节点性成果初显,中国制造将走向良性发展,中央政府2016年的核心关注点将放在农业上。因此,北京立钧世纪品牌策划机构指出,2016年,中国农业大省的春天来了。
农业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因此,在农业基石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还是把修正顶梁柱放在了经济改革的首要位置来处理,于是,2015年,几乎成为中国制造相关企业深化改革的奠基之年,随着预期2015年下半年的经济数据指标将向好,标志着中央政府针对中国制造所下的一系列“猛药”发挥作用,未来只需要切实落实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央企国企业改革等顶层设计文件,相信中国制造将稳步发展。
然而,由于基础薄弱,中国农业的深化改革任重道远,虽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文件,但农业相关的改革却面临着很多实际的困难和难题,远比中国制造的深化改革要难得多。不过,既然拥有无限的改进和想像空间,说明中国农业相关产业的潜力无限,正像在一张白纸做画,给人们的发挥和施展的空间也就比较大。
本届习李政府的改革决心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搞完工业之后,农业将成为改革的重头戏。从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历史来看,东南部沿海一直是工业改革的排头兵,我们预计,中国农业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将围绕东北中西部相对农业大省展开,预计除了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外,将在这些区域形成比较强势的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以此吸引强势资本从东南沿海回流到中西部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认为,2016年开启的大农业改革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农业基本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农业产业链条的重组,农业投资模式的改革,农业融资体系的完善,农村生产生活配套措施建设,农业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等等六个重要方面。国家可能为各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开放更多的政策空间和运作空间。
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不做未来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未来的农业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很多非农相关企业像广州恒大一样大力布局农业。中国农业大省的春天来了,省长、市长、县长和企业家们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简介:任立军,立钧世纪创E云领创观察家,立钧世纪创E云智库创始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