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汤俊:乡村旅游中最流行的发展模式

[ 作者:汤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2 录入:王惠敏 ]

1、乡村自发展农家乐型

该模式主要利用农家人对自己周围农家特产和相关生态无污染的乡村餐饮为主要形式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农家原生态的产品往往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多数游客在为了乡村美丽风景而来的,同时还有很大部分游客是为了体验城市里所体会不到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餐饮文化等。

2、倚靠周边景区发展型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就是周边要有很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农家人可以利用来该景区的大量的游客来推销自己的农产品及一些相关的加工农副产品,当然,当地居民也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的挽留住游客,加强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才能持续实现盈利。

3、利用城镇建设发展旅游

有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城镇在进行改造的同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同步发展,实现共同受益,相得益彰的效果,因为城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住和餐饮的条件,在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够对游客形成较大的吸引力。

4、原始生态文化村落旅游

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原始文化村落,旨在保护它们的文化和习俗等,在保护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游客形成吸引力。

5、民族特色风情依托型

指的是那些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习俗等,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通过建设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当地特色吸引游客,需要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尊重。

6、农业观光开发型

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普及性和趣味性以及可参与性,开发出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该区域农业发展需要非常成熟,交通便利并且邻近城镇较好。

7、特色产业带动型

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需要当地具有有特色的产品体系或产业链,以此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又不能过多干预。

8、现代农村典范型

这种发展模式需要该地区是较为先进的新型农村的典型代表,需要具有一定知名度,当然,交通便利和对当地村民的积极引导也是关键所在。

9、生态环境示范型

该发展模式要求当地条件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对城市人群的吸引力,进而开发出具有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景区,需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0、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型

指在具备“红色旅游”资源的乡村,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是在知名度较大的、革命遗迹和遗存较为丰富、旅游接待具备一定规模的乡村开展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汤俊旅游规划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