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高晓芳:让乡村游成为脱贫的重要突破口

[ 作者:高晓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2 录入:实习编辑 ]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钱春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确保全国所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16年08月20日 15:19:58 来源: 新华网)

从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共同召开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的举动我们不难看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根据自身特色找好突破口。找准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才能实实在在的为贫困村,贫困人群摆脱贫困,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有技术与时间上的要求,市场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作为贫困户外出务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把家留给了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种地、养殖更是劳力欠缺。而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不要求太高技术,不浪费太多劳力的一个优选。他需要的是特色,不雷同、不跟风的特点。也许游者欣赏的就是一棵树、一盆花、一股清凉的山泉、一盘千般回味的菜肴、一轮皓月当空、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现实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炎炎夏季亦或皑皑白雪的冬季,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者有之。到附近避暑,赏雪者也不少。悠闲时,一壶茶、一杯酒听虫鸣鸟叫,看花开花落未尝不是一件快事。所以,作为贫困村的人们,不能仅仅盯着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想着有人来救助和帮扶,指望着种什么,养什么。还应该找到看到市场悄然发生的变化,抓住市场需求,打好旅游这张牌。政府建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贫困村和贫困户挖掘自身特点,展示自身优势。让游者在乡村体验浓浓的乡土气息,感受实实在在的农家本色。每家每户不复制、不需要大量投资、采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打造,做出一个“十里不同天”。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旅游是一个能够持续的,长远的发展道路。他能给予贫困户自主权和尊严,能解决目前一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中的瓶颈问题,只要利用好脱贫政策,调动好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好市场的定位,旅游即将也必定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乡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