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邓叔明:强化村级社保专干管理的思考

[ 作者:邓叔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8 录入:实习编辑 ]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不少的村都配备了社保专干,但由于对他们管理不到位和考核不规范,许多社保专干很难全面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社保、医保、劳务开发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强化村级社保专干的管理很有必要。

社保专干管理的现状

一、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发展,在村级的工作量也迅速增加,现有的许多社保专干除了对新农保、农合筹资操点心外其余的事情几乎都不管,劳务开发、信息采集等其他的一些工作只能落到村干部身上,而村干部又没有脱产(既忙家事又忙村务),加之其他部门也是不少工作,村干部们很难按时完成各工作。同时社保专干的工资待遇低,且缺少对他们的考核管理,他们之间是相互推诿,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资金安全监管不到位。社保资金的安全监管应该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农保、农合筹集的资金数额非常大,小村至少也有7、8万元,大村更多,如果对其不加强监管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近日,笔者听到某村有近百人去年筹集的新农保资金到现在才帮别人录入。能补录进去,也算有个补救措施,但也少了别人群众应享受的国家补贴,如果有人拿起社保金去投资亏损了或赌博输了,再来追究他,那是很难也是很复杂的事了(如果是资金大还有可能耍无赖)。同时有个别的村干部对已在领取养老金死亡的老人故意隐瞒不报有套取社保资金之嫌。

三、专干培训,待遇不到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其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要求高,由于不少优秀青壮年外出打工,社保专干受人才瓶颈的制约,能力水平相对不高。加之他们很少得到系统的培训,他们对政策把握不强,业务不熟,如面对近几年来新农合筹资个人部分每年都在递增,不知怎么回答群众,什么是“双创”,新农保基金国家是怎么补贴等他们不知道,他们很多时候只知道观望,如对新农保、农合的筹资他们采取“两个不收”即时间未到不收,工作经费和奖励资金未到位不收。同时由于社保专干的待遇较低(平时信息、数据采集等工作没报酬,新农保、农合筹资有点工作经费也是人平2元)不能激励他们的积极性。

强化社保专干管理的建议

一、配优配齐村级社保专干,由于社保专干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或跟本未明确专人,造成在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时责任不明,相互推诿,工作被动。因此各村至少要配备1名社保专干,现有的村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待遇低,社保专干形同虚设,而有的村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办事过程中有点经费,而争当社保专干,有些合并村原几个专干工作都比较出色,因此在配备社保专干时对人员的取舍和物色都要进行认真调研和慎重斟酌。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明确他们的职责。

二、将社保专干作为补贴对象。近期对某县进行调研,每年需对社会保障对象提供服务192万人次,其中,城乡就业服务对象50万人,养老保险服务对象40万人,医疗保险服务对象75万人,失业保险服务对象4万人,工伤保险服务对象8万人,生育保险服务对象4万人,失地农民保险服务对象11万人,社保服务的重心已下沉到319个行政村, 每个村承担的社保服务工作量平均达6000人次,平时还不时布置一些其他工作,如信息和数据采集等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应该对完成这些工作的社保专干予以一定的补贴,社保专干的补贴应适中,既能调动积极性,又不能补贴过高而争抢,建议以2000人的村为基数予以补贴400地/月,每超过500人,每月补贴增加50元,确保社保专干队伍的稳定。

三、加强村社保专干的考核,为按时、按质全面完成人社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要加强对村社保专干的考核。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量化,按百分制进行考核,社保专干的补贴与考核挂钩,达到80分以上的补贴可以领证,达不到60分的直接撤换专干,加强对社保资金安全的跟踪考核,让新农保、农合筹资集中在几个月份中,并对每个月的进度实行跟踪考核每周一通报,让社保专干对社保金没有机会挪作他用,对社保专干的考核与民意调查、群众测评相结合,对群众不满意的专干予以撤换。

作者单位:湖南省嘉禾县袁家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