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骁鸣:乡村旅游与商业化管理

[ 作者:张骁鸣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30 录入:吴玲香 ]

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

按国内学者的一般看法,从观光农业到休闲农业再到乡村度假,可以看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观光农业。核心要素是农业的观光性,是把农业的游憩要素以观光方式充分体现而形成的一种业态方式。

二、休闲农业。更多地呈现休闲要素。不同于观光要素的门票经济,休闲要素带来的是休闲消费经济,因此,休闲农业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消费构成的多业态结构。

三、乡村度假。不再是短时消费而是持续性消费,涵盖了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各种要素,此外还以乡村日常生活体验、特色民宿、度假社区等为重要吸引物。

乡村旅游发展的两个案例

1.三圣花乡:循序渐进

成都的三圣花乡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上面所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五朵金花” | 以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乐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五朵金花(五个行政村)闻名的三圣花乡开始陆续出现以花卉观光、特色餐饮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

二、从画家村蓝顶美术馆” | 休闲农业已露尖尖角

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三圣花乡开始寻求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例如,考虑到田园乡野可以为画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也希望通过画家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进驻增强当地旅游吸引力,荷塘月色推出了画家村

不过,早期的画家村由于相对封闭,与游客几无互动,没有达到创新推动发展的目的,因此后来又引入了企业背景的艺术机构,建立了一座面向大众开放的蓝顶美术馆

蓝顶美术馆通过符合艺术活动规律的运营方式,首先吸引了四川省内乃至西南地区很多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家来办展,影响力不断扩大,后来又开设了二期新馆,并且与艺术家村、艺术公园、艺术小镇的发展计划结合起来,成为地跨锦江区与双流区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三、金花再起 | 乡村度假初养成

而另一方面,三圣花乡的其它几朵金花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各自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创新发展路径。

例如,在花乡农居出现了由作家、诗人身份的经营者所开设的子曰艺家乐(这个名字其实遇到很多争议,人们会感觉它有点儿配不上经营者原本的文化身份),以及在幸福梅林出现的大量品茗会所。

至此,三圣花乡已经逐渐显露出以文化艺术活动为新吸引物的大城市近郊休闲、度假旅游地的特征。

它所经历的每一阶段变化,都很好地依托了原本郊野、乡村、自然、轻松的环境氛围,可以算是循序渐进求发展的典型。然而,其中所注入的内容,却又越来越偏离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体现出现代人变化中的生活趣味和审美倾向。

2.乌镇:一骑绝尘

乌镇,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可谓中国千万古镇中成功变身的典范。乡村旅游黑马,它当之无愧。

在上世纪90年代,乌镇最早期的旅游开发者曾四处虚心求教,也去过当时颇负盛名、在旅游开发上先行一步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但是,他们并不是要模仿谁,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压在当时几乎让所有古镇赚得盆满钵满的门票经济模式上。

乌镇早期也做观光,但乌镇的观光却不是简单的视觉享受,也花了很多心思,想要做出不太一样的体验式观光

例如在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貌的东栅片区,让导游带着游客深入到染坊、酒坊内部,亲自动手学染布,亲自品尝酿造过程中的酒浆。

更重要的是,乌镇在2006年与中青旅集团大胆合作,由后者入股3亿元,启动了西栅片区的开发。在这里,有内部设施现代化的仿古建筑,招纳了知名酒店品牌,甚至建起了会议中心,推出了康体、健身、美食等休闲享受型产品。

这样的做法一开始招惹了非议:这哪儿还是乡村旅游?但是,收入增长就是硬道理,西栅休闲旅游的盘子越做越大,对新兴市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高。

2013年,乌镇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地借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镇身份,以海峡两岸的戏剧精英为主导,创办了国际性的乌镇戏剧节

2014年,乌镇更是创办了首届全球性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甚至亲自参加了翌年的第二届大会。

015年底,由浙江省桐乡市政府主导的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基本敲定落地于乌镇,总投资预估将超过百亿。

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胆假想

任何旅游地或者旅游产品都在追求变化、追求创新,乡村旅游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这样的求变求新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有没有一个顶峰或是终点?

仅以三圣花乡和乌镇的案例,大胆假想一下:

乡村旅游以旅游开发为起点,在变中求新,最终都会促进旅游地本身的城镇化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最高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旅游驱动的(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发展到最后,恰恰倒过来会否定乡村、否定旅游

还处于观光旅游、门票经济阶段的乡村旅游地,潜藏着巨大的可能性。

当然,可能需要重新界定一下城镇化:不单看到城镇在聚落形态上,以其相对集中而与乡村的相对分散有差别,更要看到前者还意味着社会组织、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

甚至,形态上的差别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后几个方面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因为更有可能是它们决定了形态。

(本文整理自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骁鸣副教授在《四川兴文旅游专题培训班》上所授课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何出此言(何莽的个人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