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萧柏仁:搞好生态审计不欠子孙债

[ 作者:萧柏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3 录入:吴玲香 ]

领导干部离任,不仅要审经济账,如今更要审生态账2015年江西省新余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已经完成对该市渝水区原区长和市环保局原局长的生态审计。(新华网 321日)

19947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来。我国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部分官员把“GDP”作为自己升迁筹码,大搞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生态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

因此,推行生态审计,干部离任除了进行经济审计外,还要对其任期内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审计。审计不合格的领导干部不调动,不提拔,并限期整改。此举利国利民值得推广。推行生态审计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的政绩。有的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抓政绩工程。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有的甚至是不顾群众的反对,引进污染项目,破坏生态。发生这一切,往往与这些地方的领导好大喜功,追求个人政绩有很大的关系。尽快建立生态审计制度,既能审出官员的功与过。

推行生态审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干部离任审,使之成为考评一个干部个人发展的标准。推进生态审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同时,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民众我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不欠子孙账

(作者单位:四川省北川县小坝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