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贾枭:中国农业为何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 作者:贾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8 录入:12 ]

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

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见》将“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深刻的原因:

品牌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

农产品供应匮乏年代,老百姓对吃饭的要求是“吃饱”;农产品供给充裕时期,老百姓要对吃饭的要求是“吃好”。从“吃饱”到“吃好”,是农产品消费最大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改革的深入,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农产品市场供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此同时,老百姓更加关注食品质量与安全。然而,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看到油光发亮的水果,就怀疑打过蜡;看到个头大的水果,就猜测用了膨大剂;看到着色好的水果,就担心用了催熟剂……不夸张地说,很多时候我们是“满腹疑虑”“心事重重”地“享用”着“美食”。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让消费者不安,也让政府大伤脑筋。不可否认,食品安全问题已俨然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提振消费信心,是我国政府始终思考的问题。

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时说:“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舆论燃点低,一旦出问题,很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毒奶粉、地沟油、假羊肉、镉大米、毒生姜、染色脐橙等事件,都引起了群众愤慨。再加上有的事件被舆论过度炒作,不仅重创一个产业,而且弄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三鹿奶粉’事件的负面影响至今还没有消除,老百姓还是谈国产奶粉色变,出国出境四处采购婴幼儿奶粉,弄得一些地方对中国人限购。想到这些事,我心情就很沉重”。“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下最大气力抓好”。“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并明确提出用品牌确保食品安全、提升消费信心。这也是党中央对化解食品安全矛盾、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的思路与要求。

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武器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体现的是某个产品或服务的综合实力。目前,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是品牌,品牌已成为产品溢价、获取“超级利润”的法宝。

以两只水果为例:

新奇士(Sunkist)是新奇士种植者股份有限公司(Sunkist Growers,Inc.)持有的品牌。新奇士在全球脐橙市场的占有率、卖价都高居榜首。不夸张地说,某种意义上,新奇士商标已成为新鲜、健康、品质的代名词,是高品质水果的代名词。因此,即便新奇士脐橙售价是我国优质脐橙的几倍,但依旧畅销,供不应求。至于橙子的品质,许多柑橘专家明确表示,我国优质脐橙,如赣南脐橙在口感、营养等方面,丝毫不逊于新奇士橙。显而易见,品牌是造成新奇士橙高价的主要原因。

同样,创建于1996年的佳沛(Zespri)牌猕猴桃,售价比猕猴桃原产地的中国猕猴桃高出许多,成为全球高品质猕猴桃的代名词。也是“高价”猕猴桃的代名词。许多中国猕猴桃商标设计,模仿佳沛(Zespri)商标的色彩和图案,包装也模仿佳沛(Zespri)。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品牌作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提出“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某种意义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进一步明确了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打造引领世界的中国民族品牌集群的战略方针,也是对提升中国产品(包括农产品)竞争力的明确要求与方法路径。提升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农业综合实力,必须创建农产品品牌。

品牌化是实现“三农梦”、助推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党中央对“三农”重要性的形象说法,也是对“三农梦”之于“中国梦”重要性的通俗表达。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现“三农梦”。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三农梦”,关键就要“强农业”。

以往说农产品做品牌,多指经济作物,很少提及到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和龙市调研时指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

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就需创品牌。因此,以品牌化“强农业”,实现“农业强”,是实现“三农梦”的关键。

品牌化是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品牌化是中国农业的新方向,是中国农业的新常态。品牌化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三农梦”、助推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贾枭,农本咨询创始人、首席专家;数十个农业品牌化项目经历,开创了产品战略、产业战略和区域经济战略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体系;对战略规划、品牌创意及营销传播等有独到的见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受聘担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上海亚果会等多个行业组织的首席品牌专家,被灵宝市等多地政府聘任为经济顾问,担任多个区域公用品牌战略顾问。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本咨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