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和王石一起做阿拉善环保生态公益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项目的推进引发我们对乡村发展的关注。
一
因为要做生态保育,以及节能炉灶、苹果等产业扶贫项目,我跟王石去了几趟延安。在调研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乡村的生态问题,如果单纯地以生态项目来推进,是孤立的,而且是不彻底、不完全的。应该以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全面提高为基础,推进文明程度提高以后,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生态问题。举例来说,一个地方如果经济都没有充分发展,就给农民讲秸秆不能焚烧,要环保,要利用新的能源系统,比如用太阳能、风能取代煤炭和秸秆,农民往往是很难接受的。即使接受,也难以持续。事实上,在我们推进项目时,很多农民是接受我们的理念和倡导的,但是我们离开后,因为缺少外在因素,他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三年前,我在陕西渭南的一个村庄做扶贫项目,在一个农民家里住了四五天。在这期间,我经常跟当地的村民进行交流。经过交流发现,农村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核心还是人才。比如我住的那户村民,女主人需要靠轮椅行动。但正是这样一个缺陷,给了她一个机会——能够天天在家里通过网络了解外界、增长眼界和见识,她成为村里的网络能人。随后她接触到电商,学习到了如何通过网络做生意。现在她的日子过得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小孩在县城上学,城里也有房子。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发掘了农户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还帮助周围人发展,带动了周边经济,这是令人欣喜的。
在这个村子,我还接触到几个务工、当兵回来的年轻人。相对而言,他们更富有开拓精神和进取精神。第一,同样是农民,他们更愿意种植蔬菜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比如种小番茄;第二,传统的农民思想相对保守,而这些年轻人有需求,也愿意贷款,有承担风险的心理预期;第三,他们主动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学习科学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知识。正是这样,他们也带动了村里的年轻人,促进了整个村庄的发展。
因此,乡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去激发和提供条件来培训像他们一样的乡村创业者和致富带头人。于是我们决定和延安大学合作,创办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依托这个学院,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提供智力资源。学院的创建、运营和持续发展,都必须有经济上可持续的支持,于是我们创设乡村发展基金会,这就是基金会的缘起和背景。我们的初心就是:通过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持续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提供培训基地,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为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更有力的支持。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设,是基金会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方向,也是基金会的发展重点。
在创建基金会的过程当中,王石提出一个想法:找 50 位企业家,提供他们各自企业的资源,把少数人的力量变成多数人的力量;再找 50 位知名人士,即有技能、有知识、有影响力的人。所以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别的基金会最大的不同在于:基金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把100 位联合创始人的力量汇聚起来,结合周边企业、所在地的资源,一起参与,一起推动,用这样一股大的力量来持续地推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
创业是一种特别的人生。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于在乡村创业的年轻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乡村本地人的创业。这类创业更多是解决当下的生计发展和当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乡村本土的创业者,更多的是要利用好本村的优势资源,解决基本的经济发展,提高收入,然后带动村民致富。这类创业规模可以不大,但要良性运营。可以利用电商及其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冷链、支付等,逐渐扩大规模。比如延安地区的苹果,通过电商得以发展成为品牌。二是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乡村创业者,大部分从事的是现代农业。即用工业化的方法,用大规模的投资,来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比如新希望是产业化农业,饲料、养殖、深加工等形成一个产业链。
这两类在乡村发展的创业人群有相似性,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方法。但我现在更关注前者——在乡下的,被称为草根创业的这类人群,他们围绕着本地有限的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手段,进行在地化的创新创业。在地化的创业,需要更好地运用本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乡土优势,提升本地产品的价值。比如江苏句容的“豆腐村”,是谭木匠带领村民发展起来的。豆腐本来就是当地的传统产品,谭木匠带领村民,提升豆腐的品质,倡导环保的理念,重视生产和销售,将豆腐打造成品牌,远销上海、南京。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反哺当地村民,村民富裕之后,再开展种植、养殖,发展农业旅游观光等产业。谭木匠花了十几年时间,就依托于一个豆腐,使整个茅山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就是典型的、利用本地资源在地化的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然后通过本地资源的发掘,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使村民得以可持续受惠。乡村发展基金会未来会对这类的创业者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也应该培训和发掘更多这样的人才。这一类的乡村创业者,创业规模未必大,创业人数肯定多。要培养他们把本地资源善加利用,合理提升,快速见效,使本村、本镇、本乡的经济大幅度改观。在我看来,在乡村发展中,在地化的草根创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地化的草根创业机会非常多,市场也很大。这就需要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在人才的发掘和培训上,扩大关注视野,给予这样的创业者更多的机会,投入更大的力量。
三
创业能否坚持,能否持续取得成效,除了具体的技术产品,公司管理的方法以外,价值观非常重要。创业者的价值观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创业该如何去做。在地化的草根创业的价值观有三个:一是用科学的方法。要讲究科学,科学技术摆在第一位,科学方法加上现代技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帮助我们更容易把事情做对。二是要有公而忘私的初心。创业的出发点不完全是自己要致富,还要想着帮助周围的人,解决他们的就业,提供生计安排,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常说的利他主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利他,最终会利己。你处处为别人着想,最后别人也会处处为你着想。在乡村能够持续创业,能够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豆腐村的参与者,十多年来,他们的个人生活都非常简朴,把所有的精力、人才、能力、资金都投入到乡村发展当中,所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认可,这就是利他终利己的典型。三是要可持续。包括环境的可持续、自然的可持续、人才的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可持续等,也就是要有长期发展的理念。举例来说,一座山上的石头有不错的价值,要把它全部挖掘出来,就把山炸了,这是短期发展的理念;可持续的做法是在保存山体完整的同时,开发石头的价值,这就是致富的可持续性。
乡村发展基金会如何加以引导?关键要遵循一个原则:项目要产品化,产品要互联网化,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公益理念一定要变成公益产品,产品还能通过互联网来直接触达目标人群。所以,未来乡村发展基金会需要把每个项目变成产品。所谓产品就需要标准化,这个标准包含质量的标准和规模的标准,形成标准就有可能复制,可复制才可推广;产品还应该互联网化,能够通过互联网传播,能够触达目标人群,然后影响民众的公益思想,达到价值倡导的目的。利用这些机会,可以使基金会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更多的人参与,同时也能够带动更多相关领域的发展。这是未来乡村发展基金会特别需要重视的地方。
(作者系万通集团创始人。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1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