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天佐: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 作者:张天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3-03 录入:曹倩 ]

2月22日,2021年第四期《绿维大讲堂》开讲啦!绿维文旅隆重邀请到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莅临公司做主题讲座。张天佐司长在全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就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从9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强调,新阶段乡村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防止盲目跟风,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产业格局,要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依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

以下是讲座的内容精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基础。现阶段发展乡村产业,面临的市场供求格局和消费需求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短缺时代完全不同,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农业结构调整时期也不同。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农产品短缺的时代总体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些大路货的产品,经常还出现价贱卖难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各地不认真分析市场需求,而是按照惯性的思维盲目发展生产,形成行为趋同、结构雷同的产业格局,就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这是新阶段发展乡村产业的最大挑战。

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的机遇,这个机遇的最大特征,就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方式处在加速升级的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比如,人们从过去追求吃饱向现在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捷、吃出特色转变,从吃穿用消费为主向文化、旅游、休闲、康养消费拓展,从全民大众化消费向不同群体多元化、多层次差异化消费转变,这一系列变化,又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孕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因此,发展乡村产业,最重要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防止盲目跟风,避免形成“千人一面”的产业格局。

就全国来讲,以下一些重点领域可以予以研究和关注。

(一)现代特色农业。我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食物消费处于加快升级阶段,对农产品消费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显著增长,这为特色农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因此,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各地的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把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规律看,农业与工业领域一样,内部的分工分业也是一个逐步分化和细化的过程,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环节,由专业服务组织来承担,由此逐步形成农业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是个大产业,农业服务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正处在迭代更替的重要时期,老一代农民干不了、不愿干、干起来不划算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服务组织跟进。同时,新一代搞规模化生产的职业农民也不愿意高成本投入,而是希望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需求很旺、潜力很大,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在土地不集中、土地经营权不流转的情况下,把一家一户小农户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需求集中起来,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做,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从农村看,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高达数千万人。将来城镇化超过70%,农村仍会有几亿人居住生活。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生活观念和方式的不断变化,农村的养老托幼产业、物品维修产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大有可为。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会吸引大量的城里人回归农村养老、康养、休闲、旅游,这为农村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乡村传统特色产业。我国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多彩的民族,培育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比如竹编、蜡染、剪纸、木雕、石刻、银饰、民族服饰等传统的手工业,再比如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以及腊肉腊肠、火腿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这些传统土特产品,地域特色浓厚,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有独特的产业价值。因此,要把这些产品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乡土制造”的魅力和效益,这不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特色化的市场需求,培育形成地方的乡村土特产业,而且能够保护传统技艺、传承民族文化。

(五)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产业,行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增长极。但是,从总体上看,行业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农产品加工门类中,也有不少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要掌握情况,慎重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业、休闲方便食品、农业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农产品加工的装备制造业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连接城乡要素资源、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天然属性。按照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消费阶段,有强大的消费需求、庞大的消费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充裕的消费时间,农村绿水青山、乡村田园已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放松的理想之地,加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费具有的短时、短途、低价、平民化特点,最适合大众化消费。同时,未来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70%以上集聚在广大农村地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是今后增加供给的最有效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本质上是旅游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各地的区位状况、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大中城市郊区、名胜景区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依山傍水临草自然生态区、传统特色农区是发展的重点区域。

(七)乡村建筑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农村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但是,目前乡村建筑业无组织、无标准、无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要重视发展农村建筑业,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建筑业管理标准,加强农村建筑施工队资质管理,规范农村建筑市场,培育产业大军,树立建筑品牌。

(八)乡村环保产业。我国每年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高达几十亿吨,目前有相当比例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成为农村的重要污染源。此外,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也很突出。农村环保产业越来越成为投资的亮点。

(九)乡村文化产业。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位,农民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等形式,发扬好传统,传播正能量,丰富农民精神世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系《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农业农村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绿维文旅规划设计 一点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