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黄昏,独坐在院坝乘凉,月影浮动,树影婆娑,偶有流星掠过天际。
虽我独坐,却并不孤寂,周遭蛙声一片,唧唧啾啾的虫鸣此起彼伏,似乎无边的夜色都已被它们占据。有时,又似乎一片寂静,微风拂面,阵阵稻花香味沁人心脾,显然,这又将是一个丰收的年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青黄不接了,曾经饿饭的日子,反而特别记忆犹新。
我还算幸运,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没有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但我的童年时代,中国广大农村依然没有实行承包到户,大人们靠工分吃饭,综合生产力和劳动积极性不高,产量有限,如果不是劳动力较多的家庭或干部家庭,寻常人家就会经常有饿饭的经历。
为了多挣点工分,大人们起早贪黑是常有的事。早上,生产队长用牛角号一吹,号声嘹亮,比现在的闹钟管用得多,大人们赶紧收拾出门上坡干活。父母上坡后,早上煮饭自然就是姑妈的事了。
那时煮饭,困难本来就不小,没有电,要烧煤或柴禾,烧煤是很讲技术的,黄泥巴加多了不经烧,加少了又不肯燃;烧柴禾呢,柴加多了又容易黑焰,加少了火力又不足。早餐比较简单,不像现在有米粉、面条、馒头之类的东西。一般都是先煮米,把米沥起来后,再用甑子蒸。我是可以睡懒觉的,每到沥米或者饭要熟时,就爬下床哭嚷着要吃饭,最开始,姑妈还是很惯着我的,会给我饭吃。尝到甜头的我,每到饭快要熟时,就会自然醒,就会哭嚷着找姑妈要饭吃,有时吃了一碗,想再吃一碗,要是头一天晚饭吃得早,饿得慌,还有可能吃第三碗。
当然,姑妈肯定不会给我盛很满,这个时候,姑妈进退两难,不给饭吃,我要大声哭嚷,如果父母回来遇到我在哭,老实的父亲也会向姑妈发脾气。如果任由我吃,等父母回来,甑子里的饭已所剩无几,姑妈也不好向父母交待,父母肯定会有难看的脸色。哎,姑妈不知为我的不懂事流了多少次泪,受了多少次委屈。
一次中午,印象中那时我不过六七岁,我肚子已饿得咕咕叫,期盼大人们早点回来,当然他们为了挣工分早点回来是不可能的,几个“留守儿童”在天井坝青石板上无精打采地爬着。
突然,隔壁堂姐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碗出现在堂屋,她个子比较高,又站在大台阶上,我努力地往堂姐端碗的方向仰望,还是没看清什么,或许就是一碗毛壳子洋芋吧。我强装喜悦,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堂姐,希望她主动给我施舍一点,但堂姐完全没明白我的意思,继续享受她的美餐。我吞了几口口水,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我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出口:“姐,给我吃点嘛”,堂姐假装没听见,毫不犹豫地没给我吃。我已饿得有气无力,人在无助的时候,总是有办法的,我眼前一亮,天井坝一侧堆有一些生洋芋,我拿了两个来吃,吃一个还可以,吃第二个,实在没有勇气,至于是什么味道,好像昨天才吃过。
记不清楚是几岁时,我高烧得特别厉害,也许是重感冒。我父亲非常着急,将我背到乡场上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医院。没有公路,自然也没有汽车,父亲用专门背小孩子的竹背篓,从家里一鼓作气将我背到乡场上,路上有没有小憩,我确实记不清楚。到镇上后,父亲也是“有人脉”的人,找了一个老医生,给我把脉、打针,小孩是不装病的,针一打,没过一会就恢复元气。
父亲自然没有先前那样着急了,就带我到镇上老街吃点东西,当然那时是没有新街的。也记不清饭店的招牌,或许那个饭店本来就没有招牌。店主是一位中年妇女,个子很高,从说话的口音判断应该是外地人。店主很热情,好像认识父亲,招呼我和父亲在一张四方桌坐好,很快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就打来了,虽然碗不大,盛得不实,但已经感到很满足了。菜就一碗,我和父亲共吃一碗,萝卜米汤,辣椒是唯一的佐料,放得不少,把米汤渲染得白里透红。记不清楚吃了几碗饭,那时的饭是不由自己随便去添的,要分二两、三两,但菜只吃的一碗。
那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一炖米饭和萝卜米汤菜,也是父亲唯一一次带我下馆子。后来一直都有一个愿望,盼自己再发高烧,越严重越好,以便又能吃上那样香喷喷的白米饭,可口的萝卜米汤,但后来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在青黄不接时,米饭里往往都会掺上土豆、红薯、玉米面等,或焖或蒸,当家里颗米都没有时,就只有吃毛壳子洋芋了。
一天上午,母亲很无奈又很有把握地对我们兄妹仨说,下午的饭不用愁了,你爸上高山买洋芋去了,买回来我们就煮起吃。中午时分,体弱的父亲回来了,他赤着胳膊,扁担压在肩上的痕迹还清晰可见,100斤5元钱,一挑洋芋已稳妥地放在厨房的大板梯下面。父亲平时挑煤回家累了、饿了,遇到我们不听话,他会发点小脾气。但那天买洋芋回家,一点脾气没发,内心很平静。我猜他当时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复杂,他在想,这一挑洋芋能吃好久,接着该怎么办?或许,他也在想,好日子在后面的!
时隔多年,现在每次进城有机会吃火锅,轮到我点菜时,都会点上一两份洋芋,洋芋在火锅里翻滚,热气蒸腾中,生吃洋芋的记忆清晰如昨。
现在,我们处于盛世,似乎再也不会为下顿吃么子而发愁,但曾经饥饿年代的深刻记忆,让我养成了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
作者单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连湖中心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浓农乡土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