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罗定市素龙街商会扶贫调研
商会是民间组织。广东罗定市素龙街道党工委,深谙乡村商人的成功,有赖于乡村的哺育和支持的道理,积极引导素龙的商会参与街道的扶贫工作,使商会会员富贵仍与村民相望相守。街道党工委的扶贫倡议,也得到商会的积极配合。
一、商会响应党工委号召,既扶贫,又发展辖区经济
素龙虽然是罗定市经济发展比较好的街道,但仍然存在不少贫困群体和特困家庭。为了让这部分人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街道必须投入力量进行扶持,最直接的扶助方式是经济支持,而素龙街商会是经济收入相对丰厚的群体,于是,街道党工委号召商会参与扶贫工作。商会响应街道党工委的倡议,积极参与扶贫,主动派人随街道办工作人员一起,进村入户,了解民情,对有困难的群众予以帮助。商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用近百万元的资金,对贫困群体、特困家庭进行扶持。例如,对街道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商会专门建立扶贫济困联系点,每年的中秋、春节都给敬老院老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物品;在每年的重阳节,梁氏宗亲会的商会会员,还为敬老院的老人请上酒席。商会成立6年来,仅是为敬老院的老人就捐资超过10万元。再如,素龙新塘村的陈伟贤家是一个特困家庭,陈本人是大学生,被诊断患有白血病,治疗费用需要几十万元,而她的父母和弟弟都患病,父母患病不能做重工,挣不了钱,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商会为她捐资数万元治病。岗咀村有一位姓杨的小学生,被严重烫伤,需要进行手术,但家人无法筹集资金,商会得知后,立即发动会员捐献,在极短时间内筹得爱心资金数万元,使杨同学顺利完成手术。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
除了扶助敬老院等贫困群体和特困家庭外,商会还扶助素龙街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体育是农民群众喜爱的活动,商会对素龙街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和武术等活动,每年都捐赠大量资金。为了支持素龙街教育的发展,商会捐出几百万元资金改造和建设素龙街各乡村的学校,支持贫困学生读书,参与各乡村学校的奖教、奖学活动,每年教师节都去学校慰问,有力地维护素龙街尊师重教的风气。
如果说,商会对贫困群体的扶助,是外力输血的话,那么,商会参与素龙辖区经济的建设,商户回素龙落户,则是促使素龙的经济从内部肌体产生富裕的活力。为了支持素龙街经济发展,商会响应素龙街党工委的建议,动员商户回素龙“安家”。有的商户原来在罗定市区经营时,每年贡献税收过千万元,但为了素龙经济的发展,他们毅然离开效益好的经营地段,回素龙营业,如广东云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领航车城、裕华车业和著名的聚龙米米业公司,其中云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年内为素龙创造6000万元的税务收入。除了这些大公司外,商会会员还在素龙设厂,例如,副会长梁权华开办的蜡烛厂,主动吸收年老、残弱、不便外出的村民到厂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还把工厂的相当部分收入,捐献给乡村建设道路和改造学校。商会参与素龙辖区经济建设,不仅使街道的扶贫工作更到位,而且经济发展也上了新台阶。
二、在党组织引导下,素龙商会取得显著的扶贫效果
素龙街党工委的主要领导经常与商会负责人交流,经过多次交谈,商会会员认识到,任何一个商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党的政策的支持。街道党工委还从商会所有会员都是来自乡村,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特点出发,鼓励商会会员行善,会员们也相信行善能结善果、行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能把生意做强做大。在街道党工委的引导下,会员都有回报乡村、注力于公益事业的愿望。以前,有个别商户用个体的名义行善,不但不被人理解,反而招来闲言碎语。素龙街道党工委敏锐地察觉这一现实情况,号召商会参与街道的扶贫工作,使商会扶贫名正言顺。商会会员不但自己行善,还带领家人一起参与,梁权华副会长带动儿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希望把行善的品德代代传下去;经营罗定特产生意的肖美妃副会长也认为,做生意又做慈善,就是把爱和农产品送出去。像肖美妃副会长那样把生意和慈善结合起来的人,在素龙商会比比皆是,所以,商会能非常齐心地参与扶助贫困群体,捐钱建设地方环境,如,建设硬底化村道和亮化工程,建设体育和文化活动场所,支持乡村传统活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武术等活动;建设、改造乡村学校,添置教学设施和设备,这些建设使乡村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的村庄,如沙豪岗、龙啸冈、上池等村,没有一个青少年染上黄赌毒。由于商会会员乐于助人,在村民中有威信,村民发生纠纷时,商会会员出面调解的成功率很高,化解了村民的矛盾,为和谐建设出力。
素龙商会为什么大力捐资文化事业的建设?因为会员有用文化促商业发展的意识。文化能教化人,有良好教化的地方是令人向往的,有的会员还自己出钱挖掘、整理素龙籍抗日名将的遗书和遗物,并把这些遗物以图片的形式出版,在纪念、宣传将军功绩的同时,也使素龙的故事和良好教化风气得到传播,使素龙成为很多外乡人向往的地方。
三、在党的政策许可下,商会扶持商户发展,以望继续支持扶贫工作
商会会员认识到,只有党的政策好,商人才可以勤恳营商。素龙街道党工委经常组织商会会员学政策、学法律法规,告诫会员要遵纪守法地经商。为了支持商会的工作,街道党工委安排一名党工委委员负责联系商会,并挂任商会常务副会长的职务,指导商会的组织机构有效地运作。商会的扶贫经费来自商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为了更好地参与扶贫工作,商会在党的政策许可下,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会员发展事业。首先,为会员建立沟通平台,使商会成员之间保持沟通,相互学习,互相参观,形成会员之间良好的氛围,避免商业的恶性竞争。其次,组织会员外出学习,尤其是向商业发达和发展规范的地方商会学习,尽量把生意做完美。例如,参观广州的装饰行业,学习广州的商会对装饰工程处理得细致入微的态度,把工程细微处的垃圾都清除,确保用户满意。再次,坚持与外地商会联谊,向对方学习,探讨对方成功的原因,从而寻找自己的差距。
除了沟通、学习外,素龙商会对有发展潜力的商户予以扶持。例如,有个商户,原来每天的营业只可以卖3辆摩托车,商会帮他贷款,结果5年之内发展成为车业大厦,成为每年贡献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另外,商户回素龙发展,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在商业发展的环境方面,包括水电和地方整洁等,还有资金问题,商会都帮助商户解决。
素龙街党工委也很支持商户回素龙开业,挂任商会常务副会长的党工委委员经常推荐有实力、热心公益的商户入会,不断扩大商会的正面影响,使商会与村民更好地相扶于风雨。因为有声誉,也有依靠,乐意回素龙落户的商户不少,他们为繁荣素龙的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如广东云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浩,连续8年被评为“云浮市纳税大户”和“罗定市纳税大户”。商户的事业不断壮大,商会的会费不断增多,商会就能更好地支持扶贫工作和乡村建设,商户就能更好地与村民共同发展。
由于素龙街商会做了不少贡献,广东省统战部和广东省工商联合会在2014年和2015年对素龙商会进行调研。2016年12月,素龙街商会被广东省工商联合会(总商会)确立为“优秀商会示范点”。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图书馆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18年1期 (此为原稿,与书刊有出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