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业界关注。记者注意到,虽然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及2020年GDP增速目标,但该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如何看待此次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这次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全年的发展目标?如何保今年全年发展的目标?就此,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请您对2020年的经济走势进行一下预判,您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何种走势?
蔡昉: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就是指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符。后者从理论上来说,是由生产要素供给和配置水平决定的;具体的观察两者是否相符的方法,则要看就业是否充分:符合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增长率可以总体实现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国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是相符合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都保持在稳定的低位水平,说明增长速度的确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也要看到,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生产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传统增长动能弱化,这就从供给侧决定了潜在增长率长期处于逐渐下行的趋势。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越来越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收入门槛,增长速度下行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低迷,中美贸易战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也从需求侧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
2019年我国实现了6.1%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比我们以前估算的潜在增长率还略高。考虑到各种因素,特别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性因素,2020年GDP增长率不可避免会低于去年。鉴于往年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占全年近四分之一,疫情的影响会不利于相关年度任务的完成,进而降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近几天,业界热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您怎么看待此次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蔡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是显著的。首先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构成是: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四分之一,其他类别消费也有较大部分在外出活动中发生。疫情防控造成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客运等消费大幅度减少。其次是对就业的冲击。由于农民工延期返城、企业开工不足、新成长经营主体减少等,导致新增就业明显减少而增加失业现象。最后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中小微企业职工到岗率低、订单形式不规范、承受厂房设备租金、原材料成本、工资支付和社保缴费的能力弱,所以首当其冲。
但是,由于疫情不会削弱我国潜在增长能力,因此这些影响都不是长期的。我们要争取的是把不利影响局限在一季度,尽可能不传递到二季度,避免造成全年期影响。当务之急是破解当前防控疫情扩散举措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要素流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核心,另一方面,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控制病毒传播有效性,我们希望疫情尽快到达拐点,尽可能减少生命损失,限制人员流动是必须之举;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减少经济和民生损失,就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安全地促进劳动力到岗。
这次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今年全年的发展目标?
蔡昉:由于尚无法判断疫情什么时候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评估这次疫情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总体来看,预计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会大于2003年“非典”的影响。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9年与2003年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5.4%提高到57.8%,而投资的贡献率从70%下降到31.2%,消费贡献大了,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更大。“非典”过后,居民在2003年下半年乃至第二年进行补偿性消费,因此很大部分需求损失被补了回来,因而全年GDP增长并没有受到影响。而目前受疫情影响的旅游、文化、娱乐、交通等消费,不具有补偿性。
2020年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三类:
一是年度目标。现在还不能作出判断,但预计部分指标可能需要降低预期。
二是“十三五”目标。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全年性的,所以总体来说不会改变“十三五”执行结果。
三是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从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来看,首先是GDP总量翻一番。
实际上,按照2010年不变价,2019年GDP已达78.035万亿元,与2010年的41.21万亿元相较,已经接近于翻番。2020年如能达到5.7%的增长率便可在统计上准确达标。其次是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2020年只需增长1.9%即可达标,不会发生意外。最后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脱贫人数都超过1000万人,留给2020年的任务只是551万人,所以这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如何保证今年全年发展的目标?
蔡昉:争取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在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帮助农民工安全返城就业,促进职工到岗,努力争取不突破5.5%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公共就业服务更有针对性,提高就业的匹配度,缩短摩擦性失业周期。其次,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渡过难关,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增强其经济活力、韧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再次,发挥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尽快恢复,扶持形成新型业态和新消费模式。利用消费行为分别具有的可补偿、可替代和可引导的需求特点,推动消费市场细分,按照产品和服务特点因应施策。最后,把防控工作同既定发展任务相结合,补足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您看来,宏观政策应如何发力?
蔡昉:由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性质上看,是供需两侧的冲击;从时间上看,是以季度计的短期效应;从程度上看,只是一次性且不留后遗症的扰动。因此,仍需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同时宏观政策也要做出积极且更加精准的响应。
货币政策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精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特别加大为中小微企业减负的政策力度,财政应做出特殊的纾困安排。扩大和加快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投资,在坚持补短板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发挥投资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活力的作用和扩大就业的效应。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经财富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