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蔡先炎: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作者:蔡先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07 录入:王惠敏 ]

农村人居环境是涉及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摸清金寨县双河镇实情、了解进展,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发现问题和困难,本人对此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双河镇全面完成2017-2018两个年度434户改厕任务。2017年11月3日,全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观摩调度会在双河镇召开。2018年1月11日,双河镇河东村作为全县迎接省2017年农村改厕验收点,并顺利完成验收工作,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4月,双河镇被评为“金寨县2017年度农村改厕先进乡镇”。

双河镇农村改厕工作做法:一是成立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三大革命”领导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各村成立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的工作组,明确村级经办人员,确保工作推进。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确立模式,科学分类实施。四是加大投入,保证成效。五是加强调度,确保完成。六是加强监督,确保质量。七是严格验收,规范档案。八是循序渐进,注重长效。

二、农村改厕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资金投入待加大。目前县环保部门和美丽乡村建设主管部门一般都按照2000元/户的标准开展改厕,很难满足改厕需求。由于前期工作无资金保障,影响化粪池厂家、施工企业和参与施工的户主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现象。

(二)实施队伍待充实。从各村来看,以前没有专属机构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临时抽调人员开展,且人员精力不足,难以保障高质量、高标准及时完成此项工作。

(三)推进模式待改进。按年度下达改厕任务有几点弊端:一是为了迎接考核赶工期,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二是主要劳动力外出的,不能在建设期内返乡配合改厕;三是乡镇急于完成任务,群众被动接受,形成“等靠要”思想;四是年度改厕按照任务数和申报名单实施,后期有的群众有强烈改厕意愿但是无法实施,会产生新的矛盾甚至上访事件。

(四)群众主体待强化。由于农村多为老弱、妇女、留守儿童等人员,同时很多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导致改厕时不配合,大大影响镇、村宣传并申报农户改厕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好的政策落实。

(五)考核方案待改进。在考核时间上,从实施到考核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为了短期内突击完成任务,往往会过度满足群众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大包大揽,不能很好的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六)管护机制待健全。在完成改厕后,分户处理的污水怎样利用,出现设施损坏或使用障碍如何维护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推进阶段,尚未有系统的长效管护成功经验借鉴使用。

三、农村改厕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明确各级组织队伍。乡镇可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城建、水利和污水方面的班子成员为办公室主任的领导组,办公室可以设置在乡镇安监所(安监所职能与城建、污水等工作对口),每村设立一名专人经办。

(二)创新工作推进模式。把农村改厕设置成一种常态工作开展模式,即在开展年度集中改厕基础上,有专人负责常年受理改厕申请申报,有乡镇当地的专业人员根据申报及时实施。

(三)切实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每户改厕经费增加至2000-3000元。二是改变拨付方式,建议根据任务数直接下达财政资金文件,完成时候并验收合格后及时报账拨付资金。

(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让群众明白户改厕受益主体是农户自身,要投资投劳参与改造。二是签好改造协议。协议条款明确农户要支持配合,不愿参与的动态调整出去。三是对于没有洗澡间或者洗澡间没有预留污水管的不予申报,或者在申报前要自行改造好,切实发挥群众自身作用。

(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一是改进考核机制,按照当地改厕户占农户数的比例和农户抽样验收完成情况为主考核评估,缩减资料评估考核权重。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将改厕工作量化分值到县乡整体考评方案中,对于改厕完成较好的乡镇给予年终考评加分和奖励双重激励,乡镇对于改厕完成较好的村给予村级年终考评加分和奖励双重激励。

(六)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一是确定管护内容。主要是化粪池和管道维护、蹲便器或坐便器维护,其次是粪渣和粪液处理。二是确定管护人员。确定以农户自己为管护主体,村级改厕经办人和乡镇改厕经办人为联络员,各村确定一名懂水电的技术人员,在农户需要维护的时候把联系方式提供给农户自行联系。三是保障管护经费。结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财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等经费,预算一部分到农村改厕的长效管护费用中,保障必要的办公经费、补贴等支出。

作者系金寨县双河镇党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六安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