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赵春龙:关于全县国土资源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作者:赵春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10 录入:吴玲香 ]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工作,会同县人大城环工委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近期深入到县国土资源局及其二级机构、相关县直单位、企业和18个乡镇,采取走访调研、听取汇报、集体座谈、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和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近三年来全县国土资源工作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一、主要成效

近三年来,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执行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耕地保护、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防控、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推进。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国土部门结合普法、宪法日、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采取发放资料、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办法,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土地管理的社会氛围。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干部群众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意识。

(二) 加强了耕地保护。一是继续强化县、乡(镆)、村、组耕地四级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确保我县2.397万公顷耕地保有量和1.925万项基本农田面积总量不减、质量不降。二是全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全省除试点县外第一个自主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县。三是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新一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框定了城市发展边界。四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三年来完成了206.5公顷耕地开发项目施工任务,新增耕地163.4816公顷。自行实施开发的金子岩等水田开发项目,为全市第一个水田开发项目,有效化解我县耕地资源匮乏问题。认真实施高标准农田稍加改造及水毁耕地复垦项目。三年来,全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稍加改造项目面积10680亩,投入资金2005.31万元;实施水毁耕地复垦项目面积835亩,投入资金200万元。

(三)着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一是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2015年至2017年,依法报批项目建设用地 37宗257.54公顷,较好地保障了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二是着力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2015年至2017年,出让国有土地255宗,协议出让39宗,招拍挂出让出让216宗,面积56.66公顷。办理划拨土地20宗,面积23.72公顷,完成各项国土收入5.92 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土地出让价款收入2.7亿元,征收历年开发商拖欠土地价款2184.087万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地质灾害防控不断加强。三年来组织全县256名村党支部书记和60名扶贫特岗地质灾害监测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投资930万元,对高椅等5个地质灾害项目进行了治理,完成135户地质灾害隐患户的搬迁避让验收工作,并加大了对其他乡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使我县的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地灾点未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五)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完成了《会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省厅评审备案工作。对漠滨、炮团、金竹等乡镇自明清以来70余个废弃矿洞进行封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全县境内所有未达到环境保护行业要求、未办理采矿范围用地手续等采石场、砖厂责令停产停业进行整改,断电37家。目前已按中央环保督察的要求完成了二级水源保护区鸿益墙体材料厂的关闭及复绿工作。

(六)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一是认真贯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2017年3月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会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境内禁止网箱养鱼、河道采砂及其他破坏渠水湿地行为的决议》,县国土局按时完成了湿地公园保护范围的测量工作,严格控制保护范围;积极参与打击破坏湿地公园范围内乱采滥挖、乱搭乱建行为,协同湿地公园局、水利、公安等部门对林城镇鹰嘴岩非法采砂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省市验收。二是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意见。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项梳理,并逐条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做好解释、引导和反馈,让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国土资源工作,争取代表的理解和支持。近三年国土资源局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8 件,全部办结,满意率88%,基本满意率12%,。

二、主要问题

(一)政策法规宣传培训有待加强。一是政策法规宣传工作的深度不够。多数群众对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了解较少,依法用地观念不强,土地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二是相关培训的广度还不够。培训面较窄,没有全面覆盖乡镇、村组、企业等服务对象。从而导致部分群众对土地政策理解不深,混淆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存在“谁耕种、谁所有”的错误认识,认为承包地是自己的,想种田就种田,想建房就建房,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私自圈院建房和超标建房的问题屡禁不止。三是集体土地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后,对相关工作业务培训及指导不够,特别是存在参训人员不从事相关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又得不到培训的现象。

(二)执法疲软,违规违法用地得不到有效遏制。我县违法用地现象频发,尢其在209国道沿线的林城镇、坪村镇、堡子镇、连山乡违法占用耕地违规建设的现象日益严重。228个村部建设,其中100个占用耕地,110个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其中30个占用基本农田)。一是土地执法监督不够及时有力。执法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对违法用地日常巡查不足,制止不及时,不到位,对违法抢建制止不力,缺少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导致一些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同时,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敢担当的现象还未完全杜绝,同样的违法行为,只对个别人采取强制措施,而对多数违法行为人只是下发处罚通知书了事。二是执法疲软,遏违工作缺乏有效抓手。一宗土地违法案件从发现、制止、调查、取证到处罚决定的执行等一套法定程序完成,时间长,环节多。同时执法机制不健住,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国土、住建(规划、城管)、交通、公安、电力没有形成合力,没有联合执法的快速应急机制。当违法案件查处程序到位,环节走完,时间长达5至个月,而违法建筑这期间可能早已建成完工,这时再强制拆除,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也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和当事人更大的损失,执法效果打折扣。三是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国土部门对于土地违法案件没有强制执行权,违法案件执行较为困难。

(三)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严重滞后。因农村宅基地发证涉及测绘费用及程序问题,不动产登记要求房地一体登记,原农村宅基地只发了土地证,且图纸没有座标,需重新补测土地及房屋,而测绘队则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如收取测绘费,则会产生较高的登记成本。农村建房大多没有报建、验收及相关审批手续,房屋安全性无法保障。目前除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不动产登记业务外,其它17个乡镇没有铺开农村宅基地的不动产登记业务,群众意见很大。

(四)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的日益严格,对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跟不上国土资源工作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不深、不及时,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有时不够全面,甚至消极怠工,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局的整体形象。在调查中,部分干部和群众反映到国土资源局办事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时间长、效率不高等。据房地产开发商反映,在政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证件的过程中,对需送审的资料不是一次性告之,而是今天差这样,明天说缺那样,等把所有资料弄齐后,窗口工作人员就开始每天打印1至2本不动产登记证,速度非常之慢,效率低下。开发商十分无奈,只好自已安排企业电脑操作人员到窗口帮忙,一天打印不动产登记证13本。二是个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推诿、不作为、不敢为的现象。群众反映最多的是土地证间题,把办证工作案卷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得到的首先是“放这里,我看看”,一看就足10天半个月,群众追办时,回答一句“我忘记了”应付丁事。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进一步营造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氛围。一是主动向县人民政府多汇报,争取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视和支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相统一、相衔接,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规范利用。二是国土资源部门要更加主动承担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责任,要突出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这个重点,在学法、懂法、守法、依法上着力,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三要宣传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公开服务内容和办事流程,加强对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二)坚守红线,确保国土资源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一要抓实各类国土专项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和执行工作,全力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二要坚守红线,严格执行各类国土资源规划,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耕地数量质量占补平衡。三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和用地规划,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保障项目建设依法及时用地。四要严格落实矿业权审批制度,落实矿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努力营造科学、规范、有序的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五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我县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共有共有260个,涉及18个乡镇874户4557名群众,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强化防治措施落实,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全面推进全县建设用地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使地质灾害防患于末然,以源头上严控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坚决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一要进一步落实土地巡查责任制,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加大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坚决制止抢建、违建行为,从源头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强土地市场检查,重点查处违法批地、乱占耕地及非法买卖土地行为,进一步加大违法占地打击力度,实行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要公开曝光、公开处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四)强化管理,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一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研究解决土地执法、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着力提高整体素质。二要进一步做实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指标、项目和资金支持。三要进一步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抓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等登记发证工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塑造良好执法形象。一要强化学习意识。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及时掌握新知识。灵活运用各项政策,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当好政府的参谋。二要加强工作协调。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三要强化为民意识。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能,不断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塑造良好队伍形象。

(作者系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