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乡村振兴工作一年来,遇到了一些村民上访问题,也解决了一些村民上访问题,其他从事乡村振兴和第一书记工作的同志也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上村民上访问题,如何解决和对待村民上访问题,笔者有几点体会和建议,供大家参考,有八成的上访问题都是思想问题。
针对访民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
一是合理合法不合情。有的访民上访的问题是非常合理合法的,但是在乡里乡亲中不合情。
二是合情合理不合法。鉴于各地区农村中的传统习惯,法纪还没有深入人心,法庭也少,也没有形成走法律程序的习惯,普遍认为走上法律就没有人情味了。
三是合情合法不合理。在广大农村“三人成虎“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村民认为合情合法的事,宣传到其他村民也跟着响应,但是很少考虑合理的因素,有许多上访问题是没有合理性的。
四是合法不合情不合理。我国农村的特点非常复杂,我国要走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道路,加上部分村民到城市工作的见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观念,回到农村,面对一些问题很容易想到依法解决,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必然存在矛盾,这就出现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情况。
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方法接待村民上访工作:
一是距离要短。就是要尽可能地让上访村民少跑腿,或者主动上门,把问题消灭在访民家中。因为访民走的路越多,火气越大,上访问题越难解决。
二是重心要低。就是村民来上访时,一定要请村民座下谈,要坐矮凳子,不要坐椅子,最好再给访民倒上茶水,以显重视和尊重。接访者也不能坐高凳子,也与访民相平,距离适度。因为人站着容易上火,上火也容易站起来。
三是人数要少。就是访民和接访者越少越好,最好让访民派出代表,防止七嘴八舌和人多呈英雄,要推心置腹。
四是语言要慎。就是要耐心听访民说,让访民讲,接访者归纳并征求意见,把问题说深讲透,接访者要少说,但也不能不说,要慎言,但也不能不言。因为这时候就是发挥接访者理论、思想和政策水平的时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工作的武器,要理论自信。
总之,对待村民上访问题,一定要采取换位思考服务法,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吃人民的饭,洗人民的锅,决不能简单粗暴,因为人民中有咱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作者地址:山东淄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