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余春蓉: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 作者:余春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6 录入:吴玲香 ]

——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四川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当前,四川还有272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深度贫困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坚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弯下身子访民情,“摘下”耳朵听民意,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再添措施、再鼓干劲,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脱贫攻坚,“人”是关键。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原则。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脱贫攻坚“年年都要打硬仗、年年都要啃硬骨头、年年都是攻坚战”的意识,不折不扣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进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

脱贫攻坚,“环境”必备。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环境问题,培养当地民众的良好生活习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州考察时所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鬼’就自然被驱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受地理、交通和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环境治理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必须紧盯关键环节不放松,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行,不文明行文曝光等活动,在社会树立先进典型和方面教材,引导村民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从源头上堵塞“脏乱差”。

脱贫攻坚,“规划”先行。实现精准脱贫,前期的规划十分重要。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同,有因病的,有因缺技术的,有因年老的……要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就必须掌握好每一个人的“贫根”,以点带面,先富带后富,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质量。不仅要带领贫困户脱贫,更要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走访调研、多方论证、科学分析等方式,逐一形成可操作性强地减贫“良药”。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幸福靠奋斗,关键在行动。让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化为行动指南,以严的作风、实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坚毅和信念,狠下功夫,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因柳絮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脱贫攻坚路漫长,共产党人风雨无阻,不改向阳之志。

(作者单位:绵阳市江油市含增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