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分析当前农村工作,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关键是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随之而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我认为:我们当前三农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其中有二个应列为主要问题,它们分别是:
一、农业发展道路和农民生产组织问题,它们密不可分。
二、如何打造村级两委干部队伍一心为公尽职尽责为农民服务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农村深化改革的瓶颈,如没有创新突破,将影响农村改革继续深入。下面谈我的建言:
一、我国农业发展道路和农民生产组织:建议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社
中国农业的发展是走集体化道路?还是个体化道路?是走中国式的农业发展之路?还是照搬西方的农业发展模式?现在专家们仍有争论,也迷惑着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思路。我建议那些鼓吹照搬西方农业发展之路的专家和坚持农业个体化,土地私有化的学者,他们应该放弃国家待遇去农村基层住一住接触农村实际,体验农民生活,我相信他们的观点会改变的,把中国农民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痛"的话送给他们我认为最合适。
我国农业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变革,改革探索和实践,已经有了走集体化和家庭承包两种道路的经验,我们现在只要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总结过去,纠正错误的,坚持正确的,实际我国最佳的农业发展模式就以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是一九六八年到农村插队知青,在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化的生产队里参加了七年的农业劳动。我对人民公社时代的农业生产情景记忆深刻。当年社员为粮食产量过黄河,跨长江大搞科学种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奸,懒,馋,滑的人也存在,是少数,他们是受孤立的,那时农村正气实足。后来我虽然选调工作离开了生产队,但因为工作关系我仍能接触到农村基层,以后我回了城,但我和当年插队的地方依然保持着联系。退休后,我每年要多次去插队的村子小住,我有很多的农民朋友,我非常关注农村,谈国家农业发展思路我自信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对农村的认识是;如果农村建设不好,农业发展不稳定,城市建设再好,工业再发达,也缺少根基,就好比空中楼阁,潜在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和危机。国家发展好农业就是在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发展农业我们不能只从经济角度去考量投入产出,丰收欠收,要从更高的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繁荣稳定的政治战略高度去认识。搞市场经济,政府不能只想着把农业产业交给市场,任凭市场去左右我国粮食价格的浮沉。这样农民丰年欠年收入都无保障,现在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上限以基本封顶,很难再有提升空间。但土地流转费用,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等等下行费用每年都在上漲,无情挤压着农民粮食生产那点微薄的利润空间。再加之每年农业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农民种粮多数人不挣钱甚至在亏本,少数人尚有微利,这样长此下去,我国农民就会逐渐失去种粮积极性,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缺乏后劲问题。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国家只有把农业经营成本降下来,让农民多得实惠,走服务农业发展之路,农业前方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农业的发展道路决定农业发展前途。 我国农业发展只有坚定走集体化道路与承包经营并存,并以服务农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我认为才是兴农的正确道路。农业要稳步发展是绕不开走集体化道路的,这是国家农业发展的最佳选择道路。
农业问题,重要是组织问题。农村没有一个很好的兼顾农民各方利益的农业生产组织,就不会有我国长期稳定的农业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农村从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解体,又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流转三权分置,到现在发展的专业生产合作社和探索中的塘约模式等等,不都是在探索一种符合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吗。
我国农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我们现在恢复过去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的集体化生产组织不现实。但现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又有很多问题在制约着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农业改革要深入,必须率先搞组织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改革突破。
我认为:当今农村应该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业科技服务社”最为适宜,重新整合农村生产力。首先把乡(镇)行政管理和农业管理的职能分开。也就是把乡(镇)政府一分为二,行政组织缩编,名称依旧是乡(镇)政府,同时把尽可多的人员抽出来组建社,建“农村科技服务社”,这也叫政社分开吧。社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专业管理组织。村级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队”,村民组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组”。我们在农村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社”的好处如下:
1,农业科技服务社先把农村土地流转到社里集中起来,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重新让农民都有归属感。各省市要求下面农村把现有土地按一类.二类.三类不同质量耕地统一登记造册,统一制定不同耕地流转价格标准。土地入社,由社里统一付给土地承包户流转费,政府适度买单。
2,农业科技服务社把土地集中起来后,先平整土地,把各土地承包户地界之间留有的高低不平,宽窄不一的土土坎坎的地界铲平,然后把分散碎块的土地再次平整连片,重新规划耕地,修建好农田水利灌溉网,增强农田保产和抗灾能力,便于农田耕种使用机械化。
3,农业科技服务社下设直属,农机服务站,农业科技服务站(有专人负责.科学防治病虫害喷施农药,测土施肥,指导科学种田等)。村级农业科技服务队设对应的服务组。农业科技服务社下设的站.组,一定要突出服务农业功能,不能追求利润,保本或国家补贴经营,让利于农民。一定要把农业生产经营的下行成本降下来,扩展农民(尤其种粮)的利润空间。
4,农民种地所需的主要生产资料如,种子(含蔬菜种子),化肥,农机使用费用,水电费用等,各省都要制定统一的最低指导价格和市场价存在差距部分由政府财政适度补贴。
5,农村现在有合同的土地流转经营户,愿意继续生产经营土地的可以继续合同,但是要改做和农业科技服务社或队签合同,有新要求土地流转经营的农户同样和农业科技服务社(队)直接签订合同,土地流转费各省市通过调查摸底制定统一价格,谁也无权巧立名目再从中加价。
6,农业科技服务队(组)中没能力流转土地经营的余下社员负责耕种剩余土地,严禁农村再有土地撂荒现象。国家对农业方面的补贴要重点向农业科技服务社倾斜,社里要制定农民最低劳动收入报酬标准。这样也彻底消灭了农村贫困。
7,乡(镇)行政和农业管理人员职能分开后,乡(镇)政府还要增加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农村的环保卫生工作。第二项工作是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农村的老大难工作,也是国家早晚必须拿出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早解决,早主动,越拖问题越多。这两项工作本应该就是需要政府负责管理起来的事。政府的事业服务功能必须向农村基层延伸,县级环保卫生工作要延伸到社,队,组,国家的绿水青山百分之七十在农村,为此财政增加一些支出是必要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容忽视。
国家的养老难点在农村,政府在农村养老事业上的财政投入要增加。农村养老模式虽然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看看多数农村,领导到村里走走,看看有人在管养老这件事吗?没人管!我认为最少要以村民组为单位,每个村民组设立一名“老人护管员”,民政出资。农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不比城镇少,要让他们每天有口热饭吃。
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建立是农业的顺势改革,不存在颠覆问题和中央指导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意见也不矛盾,好处多多。农村改革不能只顾前不顾后。有能力的农民能流转土地经营,没能力的农民靠什么生活哪?农业科技服务社能够很好兼顾农民各方面利益。土地流转大户,专业生产合作社,从社里流转土地,地租稳定,种地各方面成本都能降低,种粮大户有钱赚,种地生产热情会更高。多数村民没有能力流转土地,由社里安排农活也有基本收入,也不会造成生活贫困。
国家要精算农业补贴大帐,现在多头,多渠道对农业补贴,每年国家财政开支很大,但大笔补贴开支并没有惠及全国最广大农民,农村苦乐不均。农村成立农业科技服务社后,国家财政拿出同样的农业补贴,我相信对农业发展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也会惠及更广大的农民。
二、打造一心为公尽心尽责为农民服务的村级两委干部队伍:建议地(市)级行政中心建“农村村级干部培训学校”
国家各项惠农的好政策,能不能落实到农民头上,这里存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村干部就是农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实权很大。党的农业政策是否能及时得到贯彻,是否能很好落实。国家财政下拨的各项农业政策补贴款,到村级是否能如实落实到农户发放合理,村民们的劳动生活村干们是否关心等等,这都在考量村两委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事实是,我国农村自实行村民自治,村民选举后,相当多当选的村领导私心重,以权谋私,一言堂,作风霸道,使得村民怨声载道。农村村长,村书记普遍都成土皇上的现象必须扭转。
我国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政策制定不完善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更多是村级领导不称职,思想水平低,小官大腐等引发三农问题,后者要于重于前者。这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妥善处理,不能放任下去。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加强集中培训学习,要狠抓村两委干部队伍思想革命化建设。我们不要认为,通过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干部上级不好管,这是托词。可能正因为如此,很多村干部工作差劲,上级领导也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为村干部的错误撑腰,使得我国农村工作变得更复杂。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以说只有落后的村干部,没有落后的乡村。农村现在有上千万贫困户,但其中又有几个是村长,书记和村干部。我相信只要村干部的思想建设抓上去,三农存在的问题就少一半。国家要在各省的地(市)级中心建立“村级干部培训学校”,村级干部进行集中正规轮训学习非常必要。学校设置应是长期的,正规的,而不是短期的,敷衍。“村级干部培训学校”举办的成功与否,关乎着我国三农工作和农村改革的成败,各地建校工作时不我待,建校对搞好三农工作有事半功倍作用。国家设立“村级干部培训校”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考查村级干部,那些思想作风不端正,一心为私的不适合做村长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干部,通过在校的审查学习不能上岗。
2,学校对学员要加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要学法,要提高为人民服务思想水平,学习农业管理科学知识,参观学习农村先进典型,增长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3,村长在竞选时都有向村民做出的当选承诺。村干部在校学习期间要把他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当选承诺细化,写成可行性方案,让其更具有操作性。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老师要出一些命题交由学员讨论,开阔学员思路。村长竞选时的承诺,当选后要落实,兑现,不能说了不算。学员毕业回村后,上级对村两委干部要有督促检查,要给村干部一定工作压力。
我们要真正做到像习主席所说,我国有13亿人,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还要付出很多艰苦努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三农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