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还记得之前成功预测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将下调3分的程国强先生吗?如今,在今天长沙举办的2017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程国强先生再次就收储制度与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表了一些看法,其中不乏讲到未来稻谷托市制度的完善方面,由于整个演讲很长,每日粮油只截取相关部分共大家参考学习。
程国强:
第三关于收储制度与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这一块实际上我们整个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结点。在2014年推动棉花大豆的改革,到2016年我们实施了市场定价价格分离的改革,到今年对小麦的价格,对水稻小麦这个品种,对价格改革政治上也是一个关键的,能否推动整个粮食的价格形成的改革决定着整个粮食行业的机制能否形成。
我们都致力于粮食改革方案的调研设计,我们提的方案或者叫路径,我们叫稳定架构,就是现在的政策框架保留,增强政策的弹性,改革机制。具体的路径是托底收购+价补分离。我们有一个图,整个托市价格回归成本。水稻现在差价也大,比如说粳稻的成本是1.2,但是它是在1.5元怎么让它回到1.2元这就是需要政策。粳稻跟籼稻之间有一个5分钱的差价,我只公布整个水稻的价格是以籼稻为基点,如果粳稻更好卖市场是他的事情。
托底价格我们是采取了两个思路,比如说粳稻,如果是政府就觉得非常复杂,不改走不下,改了不知道怎么面对。籼稻的差价要小一点,所以怎么来确定托底价格,一步到位就是一下要降低成本。第二个是分布,像玉米一样。我们能不能分两步走?国家发改委农产品价格机制提了一个方案2020恩年之前一定要实现这个市场定价。不管是分布还是一步改革的总趋势有变化。
如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太大了,改革压力太大了还可以按照成本了80%测算,我们用市场来说话。这个政策放在这儿,是让农民有一个定心丸,让他知道有一个政策,不得以还是有人来收,只是那个价格太低了。
然后对粮油收益的补贴,对玉米的改革类似。不能说差价太大了,农民比我们要聪明,比如说我们原来在东北调研,玉米到了市场定价的改革,水稻没有动。农民是超出他们的预料之外,就是改革。所以水稻的价格就是1.5元以上,产量都差不多,我凭什么不种水稻?
我记得我们8月初在这儿开论坛我提了一大的按,小麦的改革思路基本上跟国家出台的政策非常吻合的。
没有价格扭曲的,没有政策导向的,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能够发挥我们企业作用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的新时代的粮食行业有重大的机遇,我们叫重塑中国的粮食产业。要实现三化,首先是市场化、一体化、国际化。市场化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一系列的改革,从管理体制到政治机制要改革,不管你是加工贸易还是向上延伸向下拓展。第二类就是我们粮食行业要做百年老店,必须是一体化,也就是你的整个的商业模式要转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特别是要从自愿性、博弈型的产业模式,转向创新型、共享型的发展模式。
第三个是国际化,中国的粮食企业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我们要担负起国际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大国必须要建立一个经济总量、市场规模、收入水平还有国家安全战略保障需求相匹配的全球的粮食体系,不管是供给保障还是市场体系都给我们的体量配套。所以我是觉得重塑中国粮食产业首先要市场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解决政策依赖不完全市场与竞争推动价格的改革,要推动我们的粮食一体化,这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里面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那个转过来就是我这个表的方式。新时代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包括市场化的改革在推进,充分竞争、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植入可代的,我们整个农业生产有了一个新趋向,比如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在加快推进,需要更多的新型经营体,需要在座的各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粮食竞争力新维度,你们的品牌、渠道等等现在非常薄弱,但是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期,我们的竞争力,我们要拼差异化。要在差异化中做文章。希望我们的企业除了在粮食也就是它的加工产品的健康快捷方便,有效供给方面体现竞争力之外,更多反映的是粮食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国内新消费新需求
另外要农产品消费新需求,更加重视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农业产业链管理新要求,那就更需要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名特优产品,农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空间会更巨大。我们提的是在座的各位我希望你们从粮食的收储、物流、贸易的资源型、博弈、经济型模式,向综合服务、创新、共享转型。我们的农业食品是可以打造百年老店的,像钢铁企业是百年老店。
第三是国际化,国际化是我们今后粮食的重要方向。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人口大国,必须要建立一个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粮食保障和市场体系。在座的各位怎么办?我觉得“一带一路”是新的机会,我们是鼓励大家要融入“一带一路”,我提的是叫融入“一带一路”创造我们粮食行业的新机会。“一带一路”会给我们粮食行业带来新的格局,这个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推动粮食国际合作新格局,也会推动形成我们全球农业食品贸易投资的新体系。另外形成新机制,形成规则导向,在“一带一路”布局下会形成多变、双边的几个国家或者是区域性的粮食体系,另外通过合作的驱动。另外新机遇会带来农业粮食的资源互补、产能的合作,我们可以走出去,沿着“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来拓展。实现市场互惠发展新格局。
时间有限不一定展开。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粮油(头条号)2017-12-0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