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基层党校教师必须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新篇章!
一、增强党性,补足“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县委党校教师必须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出问题的干部,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县委党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党性教育,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党性觉悟,而且有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出现极个别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真正念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真经”。同时,还要加强时事政治学习,把握好当前形势,了解县委政府在近期的决策部署;比如,井研县委党校经常组织教师去乐山市委党校、四川省委党校等学习,本月19号又组织部分教师到重庆学习十九大报告。这些学习紧跟时代脚步,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提升了我们的政治觉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县委党校教师才能补足精神上的“钙”,才能经受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抵御名与利的诱惑,才能勇往直前、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一旦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教学就会危害我们朴实的党员干部,危害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危害我们广大的老百姓。
二、县委党校教师要提高能力
县委党校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要学习和熟练掌握任教学科或专业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要学习和熟练掌握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知识,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善于捕捉、甄别、筛选、挖掘新知识和新信息;善于向专家、同行、学员学习,取长补短,为我所用。面对培训对象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县委党校教师要做到专博结合、既专又博、一专多能。“专”才能深入浅出,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才能站在理论的前沿阵地,才能在课堂上讲得深、析得透、辨得明;“博”才能自如应付来自不同战线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生动性。
县委党校教师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出了共产主义者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求。基层党校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把抽象深奥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社会生活素材展示出来,使枯燥、抽象的原理转化为富有生机的时代话题。我们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局限于课堂里,还要经常深入到学员、基层单位和社会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实际情况,掌握真实的材料和数据,教学讲课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底气,才会有深度。
县委党校教师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 县委党校教师不仅要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党校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一体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学。这样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地还原真实的场景;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画面刺激学员的视听神经,增强学员的感官体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剪辑一些内容新颖、时代感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优秀影片、电视、录音资料等,通过课件的超级链接展现给学员观看和收听。比如我们将《建国伟业》、《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影视片运用于《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中,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便于记忆,善于应用;使学员产生共鸣,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感知、去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灌、学生装",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灌满堂”,导致学员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现代教学观主张师生间是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双向控制,教师与学员是处在人格平等的“对话”状态。党校的教育培训对象是有一定知识经验的成年人,许多学员不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在某一方面的见识比教师还要高一筹。如果教师看不到这些,自以为是,夜郎自大,高高在上,强行灌输,则培训的过程和效果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县委党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转变观念,尊重学员,与学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县委党校教师在尊重学员的同时,还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唤醒学员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员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提高教学效果。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水无定势,教无定法。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教学贵在善于借鉴、移植、创新并加以灵活运用。党校教育不同于国民教育,其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基本职能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党校这种教学性质和教学特点,就决定了党校教育既要有一般教学方法的共性,还应有自己教学方法的个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班次、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比较适合于知识传授,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不那么直接;研究式教学,比较适合于理论教育,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体验某种精神、感悟某种理念方面就不一定比体验式教学或现场教学的效果好;案例教学,比较适用于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和实际领导能力训练,但如果用它来搞理论教学,难度就比较大。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是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情景模拟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员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答案,解决课堂与社会分隔,学与用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但受较多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之,基层党校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井研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