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职党员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针对新时代无职党员管理问题,10月25日-27日,我对三溪镇立中村、冠塘村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新时代如何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管理做了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两村共有农村党员147名,其中无职党员13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93.2%。无职党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13.8%,36岁至59岁占38.7%,60岁以上占4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9.7%,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75.9%;外出务工经商占30.7%,经营农牧渔业生产占69.3%,丧失劳动能力需子女赡养照顾占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无职党员逐渐形成两大群体:一是留守在村群体。这一群体大多年龄较大,入党时间较长,党性观念、组织纪律性较强,按时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也能积极关心村级事务及公益事业,但致富带富本领较差,思想比较陈旧,心有余力不足。另一个是外出务工经商群体。这一群体多是年富力强、入党时间不长,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接受新鲜事物较快,思想比较开放。但由于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他们的党性观念、组织纪律性相对淡薄,关心自我发展的多一些,对村级经济发展关心了解得少一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无职党员自身问题
1.多数农村无职党员年龄老化,素质偏低,能力不足。从调研统计的数据来看,无职党员队伍存在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文化程度低等不良状况。大部分无职党员是在解放初期或改革开放前入党,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的能力不强,再加上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自己生活都难以保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力不够。
2、少数农村无职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积极主动性不强。少数无职党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个人发家致富,放松了党的理论学习,淡化了党性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访谈的过程中,一些老党员反映,有些农村无职党员消极落后,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甚至少数无职党员在精准扶贫、信访维稳等工作上制造障碍、出难题,带头组织或参与集体上访等现象。
(二)基层党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1、对无职党员的关注度不够。与驻村工作队座谈中反映,现在村里只依靠村两委几个干部去做工作,对无职党员只是平时搞学习、定期收党费、抢险打突击,在发挥无职党员作用上认识不到位。这样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少数无职党员感觉不到自己与一般群众有什么区别,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对无职党员的教育引导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村级建设和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受此影响,党员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有的党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淡薄。而基层党支部又未能及时正确引导,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教育。
3、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创新不够。无职党员平日大多以自我管理为主,有的无职党员不知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对他们也没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对他们发挥作用情况缺乏检查、考核,所以存在党员发挥作用与不发挥作用一个样,发挥作用大小一个样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思考
一是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育,锤炼党性,强化无职党员的身份意识。走访中,有的无职党员认为讲理想、谈信念是战争年代的事,是有职党员和干部党员的事,与己无关,只知埋头经营个人小天地。对于此类无职党员,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借助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历程,深入了解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关系,明确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无职不等于不要理想,无职不应该没有信念,引导他们从个人小圈子中跳出来,为“两个奋斗十五年”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为载体,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强化无职党员的纪律意识。调研中发现,无职党员中,有的对封建迷信的东西不加制止,甚至参与其中;有的参加组织生活不正常,甚至提出参加组织生活必须付给其“误工费”的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此类无职党员觉得自己无职无权,可以不受或少受党的组织纪律的约束。针对这种思想和表现,必须借助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不论干部还是农民党员,不论有职还是无职,要及时进行处置,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党的组织纪律是严肃的,是对全体党员的统一要求,都必须严格遵守。
三是以设岗定职为载体,因人设岗,创造平台,强化无职党员的参与意识。无职党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存有“无职一身轻”的思想,群众工作不愿做、公益事业不热心、关键时刻不出阵。“党员不党员,不过二角钱”,指的正是这类忘记了党的宗旨,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的无职党员。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这种现象,必须积极探索无职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按照“分类指导、因事设岗、因人定责”的原则,设置民主监督、法制宣传、致富示范、治安联防、信息服务等几大类及具体岗位,采取支部荐岗、个人择岗等方式,给无职党员确定合适岗位。并实行无职党员思想、工作情况定期汇报制度,接受干部群众评议监督,对工作能力强、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及时充实到基层党支部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四是以“党员闪光点”评选活动为载体,树立典型,激发活力,强化无职党员的荣辱意识。进一步借助“党员闪光点”“党员家风建设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对于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贡献特别、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无职党员通过基层党支部表扬、镇县表彰的形式,授予不同级别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进行精神鼓励,同时借助报纸、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加大对身边榜样的宣扬,树立典型,启发、影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作者单位:湖北省阳新县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