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丽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北京市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

[ 作者:王丽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30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民能否顺利进入市场的决定因素是能否建立起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紧密连接起来的“桥梁”。北京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现代流通服务组织通过龙头企业+村委会+低收入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模式,充分发挥渠道和组织优势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以渠道引领低收入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建立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实现造血式帮扶的模式值得推广。

一、基本情况

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农户共177户,336人,低收入户90户,158人。四渡河村低收入农户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60元,是典型的山区低收入村。该村产业结构单一,村内有3000亩板栗,但销售渠道不畅;该村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占全村人口的29%。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投公司)是北京市政府出资、授权首创集团组建的创新型农业投融资平台,该公司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流通交易模式,目前拥有全市农产品流通、农村金融等市场优势。北京农投公司肩负着支农、惠农、强农的使命,一直致力于北京市低收入村户产业帮扶工作,2017年在北京市农研中心的推动下,四渡河村与北京农投公司合作,按照优质优价收购该村板栗。

二、做法及成效

2017年北京农投公司通过自身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带动低收入村板栗产业发展,是以渠道优势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升级,培植低收入村产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良好典范。

1. 推动四渡河村农户按照有机标准种植板栗。北京农投公司通过优质优价收购,引导了农户按照有机板栗的标准进行种植,年初村委会组织栗农与公司签订了种植有机板栗的协议书,要求农户做到不打除草剂、不采青、不使用脱蓬机,实现了以市场需求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有效约束,引导低收入村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2017年北京市农研中心发展公平贸易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试点工作组帮助怀柔区渤海镇聚源德老栗树板栗合作社加入了国际公平贸易组织,并推动国际公平贸易组织依照怀柔区板栗制定了板栗的国际公平贸易标准,这将使全球板栗小农户受益。

2.为低收入板栗合作社提供短期融资服务。北京农投公司通过下属的农担公司为当地板栗合作社发放了以产品抵押的小额贷款,每期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板栗收购期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北京农投公司还整合了当地冷库资源,将全市板栗产业链连接起来。

3. 帮助北京板栗产业对接全国采购网络。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北京农投公司利用渠道资源优势,在怀柔组织召开了全国板栗大会,搭建北京板栗合作社与采购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为低收入村板栗对接渠道搭建了近水楼台。

4. 优质优价收购板栗带动农户人均增收753元。2017年9月,北京农投公司下属的北京康安农业有限公司按照年初约定,以高出市场价格1元/斤的标准收购农户优质的板栗,共收购四渡河村133户,其中低收入户77户,共计92.5吨板栗,带动全村人均增收753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使四渡河村实现“脱低”。

三、主要启示

北京市低收入村“有资源缺要素、有产品缺渠道”的特征尤为突出:56%的低收入村有特色农产品且缺乏销售渠道,从低收入村特色农产品的种类来看,主要为苹果、板栗、核桃和杏,涉及95个低收入村,1.1万低收入农户,23662低收入人口,占全市低收入农户的13%,总规模9.1万亩。此外,还有柿子、红果、梨、中草药材、花卉、奇异果、香椿、手工艺品等特色农产品。从帮扶需求来看,有130个村提出了需要对本村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支持,占比达到56%。

以板栗为例。北京板栗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延庆3个区,板栗是这些地区生态功能的重要绿色支柱产业,也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优化板栗产业对于该区域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业发展以及低收入农户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考虑依托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以优质优价收购的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撬动京郊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2016年怀柔区板栗产量0.94万吨,占全市的37.6 %。怀柔区32个低收入村中有14个村种植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1300余亩,板栗年产量约为800吨,占怀柔区板栗总产量的8.5%。如果北京农业龙头企业以优质优价收购14个低收入村板栗,将带动怀柔区44%的低收入村可持续“脱低”。同样,密云区有16个低收入村种植板栗约30400亩,延庆区有7个低收入村种植板栗5000亩。仅板栗产业可以帮助到3个区的37个低收入村,占全市低收入村总量的15.8%。

以此类推,除板栗以外,低收入村比较集中的特色农产品还有核桃、柿子、山杏、苹果等,这些产业都符合北京市绿色发展的方向,且具有较悠久的种植历史,也是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支撑,可借鉴此做法,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绿色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