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任元彪:做好检查考评的减法给力真扶贫扶真贫

[ 作者:任元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6 录入:实习编辑 ]

国务院扶贫办发通知指出,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依然突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各地减少填表报数、检查考评、会议活动和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07月25日人民网)

国务院发文要求力戒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为基层帮扶干部解压松绑,促进其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帮助群众脱贫增收上,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赞同。

力戒扶贫中的形式主义正当其时。到2020年,要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进入小康,是扛在我们共产党人肩上的责任。然而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一些地方扶贫考核的方式变了味,在层层加码考核中增加文字表格的数量,致使基层帮扶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迎接检查、参加会议、准备文字材料和填报表格上,群众也在不断摁手印中受到折腾。致使帮扶干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群众一道,研究发展产业致富增收的精力,影响到了帮扶的成效,基层意见很大。很多群众戏称扶贫为纸上游戏。

在创新督查考评机制中做好“减法”。要对照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对现有的检查考核方式进行全面清理,保留必要的表格资料,减少对纸制档案材料的检查,纠正为迎接视察检查制作高档大型展板、作战图、画册等的现象。把平时的督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起来,深入田间地角、贫困群众家中问效,以群众增收致富的实效,作为检验帮扶的实效,消除个别干部以忙于表册、会议为借口,推诿脱贫攻坚的责任。因而只有做好少填表报数、检查考评、会议活动和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的减法,才能进一步压实基层做好脱贫攻坚的责任。

在给力真扶贫扶真贫上做“加法”。督查上给力,帮扶干部单位和督查部门,要切实加强帮扶干部的监管,让其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群众致富增收上,对个别作风飘浮的干部要在综合施策校正帮扶责任。协调给力,组织部门和帮扶单位要加强对帮扶干部的关爱,既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又在项目资金的争取上给予协调,增强其解决产业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中的瓶颈问题的信心。自我革新中给力,帮扶干部要结合落实上级扶贫政策和当地群众的实际,跳出固有的扶贫思维,借鉴其它地方先进的扶贫经验,拓宽扶贫路径,既通过招商引资,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巩固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发展乡村旅游等带动群众增收;又对接城市劳务市场,利用扶贫培训项目,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增收渠道。政策监督给力,引导村两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和惠农补贴发放的监督,确保扶贫政策对群众增收撬动作用的发挥,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盐亭县商务和科技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