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李善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建议

李善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建议

作者:李善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发布) 更新时间:2008-8-11 录入:阳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的建设者,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1、未成年人因其身体、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思想单纯,辨别能力较弱,自控能力差。个别未成年人受社会影响,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盲目攀比,道德、法制观念淡薄。

2、独生子女家庭和经济比较富裕家庭及个别领导干部家庭,对孩子的过于溺爱,致使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逆境,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单亲家庭、组合家庭对孩子的漠不关心和放松管理,这些家庭中的父(母)由于遭受生活中的不幸,个人生活无规律,使这些孩子长时间脱离监护,唯所欲为。

4、一些初、高中在校学生,受社会享乐主义影响,相互攀比。,抽烟、酗酒、打牌、上网,高额的消费支出,而因家庭贫困,无力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最终只能铤而走险,靠抢劫、盗窃满足私欲。

5、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致使学生的思想素质难以提高,使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

6、学校周边和城区内不健康的影视厅、网吧、歌舞厅、发廊严重腐蚀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灵。

  二、防止未成年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定期进行法制警示和思想品德教育。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现行只重视灌输知识,盲目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学校应当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尤其是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学生的思想品德应当作为其在校学习期间的重点考查内容。

(二)强化学校内部制度管理。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强化学校内部制度管理是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学校招聘的保安人员不仅是为了看守学校大门,应当加强校园内的治安巡逻工作,充分履行保卫职责。学校可选拔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安全联防小分队,由教师轮流负责带队巡逻,预防社会上的无业人员和闲散人员进入校园。  

(三)加大整顿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环境。学校积极与有关部门开展不定期地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及城区内的影视厅、歌舞厅、网吧、发廊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坚决取缔和扫清不健康的影视厅、歌舞厅、网吧和发廊,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建立学校、家庭互动教育机制。学校和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了解孩子在学校、家庭中的具体表现,交换教育意见,交流教育方法,使在校未成年人不脱离监护范围,真正受到保护。

(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意识。独生子女家庭和经济富裕家庭的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不能体现在物质上,应多从正面引导,从心灵关爱入手。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父(母)更应多关心孩子的成长,要尽到父母的职责,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重点帮教,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经常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旁听,使未成年人从实际案例中了解法律知识,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全面丰富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增强其自控能力。帮助未成年人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湘ICP备180169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