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魏延安: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电商风向

[ 作者:魏延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8 录入:19 ]

今天上午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中就消费问题作了重要部署,电商也继续得到了重视,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电商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向。

一,农村电商继续是电商发展的重点。报告指出,“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从近两年的发展看,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电商的新热点,但困扰农村电商发展的短板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快递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忍受不通、不快、不便宜的痛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报告今年的安排,体现了对农村电商的持续关注,更表明了对化解农村电商瓶颈问题的态度,这也预示着在这一方面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融合应该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商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在2016年末,一场关于电商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的争论再次升温,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元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此再次发表讲话,他指出:网店是新经济,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也是新经济,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今年的政府报告则进一步指出,“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可以说为网店与实体经济之争指出了出路,两者不是水火不容,而是融合发展,将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实上,这一趋势在2016年“双11”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各大类目的网销产品中,传统品牌已经占据上风,优衣库、达芙妮等服装鞋帽品牌已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也正在成为投资新风口,网店与实体店的融合已经全面开始,实体工厂与互联网经济进一步走近,2017年还会呈现加速度融合。

三,规范应该成为电商发展的新课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行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对于电商而言,假货泛滥一直为人诟病,虽然各大平台想了不少办法,但成效依然有限。也就在今天,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平台公开就广东人大代表的平台售假提案进行公开回应,认为打假是平台的应尽责任,但打假难,也需要品牌商的配合。而在几天前,马云也就打假问题大倒苦水,因为2016年阿里巴巴认定制假售假线索4495条,最终刑事判决的只有33例,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及处罚力度还不够,导致制假售假成本太低,违法行为猖獗。显然,互联网时代的问题还需要互联网时代的办法,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更需要平台、政府部门与企业密切配合。目前,《电子商务法》还在征求意见中,希望在将来的法律中,既能体现出监管的包容性,呵护依托电商载体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加强制假售假的治理,以“治乱需用重典”的决心遏制网上不法乱象。

四,转型升级也要成为电商发展的共识。一方面,应该看到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扩大电商内涵,如报告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农村电商就应及时关注,从简单的商品买卖向服务交易转型,用电商的载体搭起互联网+乡村旅游的便捷通道。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消费者的新诉求,可以将热捧华为看作是互联网竞争进入下半场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是品质消费大行其道,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升级换代,低价营销正在式微,电商应该及时顺应这一趋势。政府报告指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这是对整个消费市场讲的,更是对电商讲的。

同时,今年的政府报告还指出,“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些都将对电商的发展形成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助于电商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