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
改革开放前,农产品价格调控主要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行。微观经济主体被剥夺了定价权,农产品价格只是政府的强制性契约定价,而非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平等交易形成的自由契约价格。改革开放后,计划定价制度有所松动,产生了指导性计划价格,允许生产经营单位在指导价的一定范围内浮动定价,以便较灵活地进行农产品的购销。之后,国家在计划定价制度范围内,以调为主,逐步调整价格结构,农产品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化。
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本质区别就是农产品的产业链更长、环节更多、利润更加不均。不从农产品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农产品价格问题就很难抓住农产品的本质特征,也就很难抓住外部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放大性、周期性和复杂性。王凯、韩纪琴认为农业产业链(AgriculturalChain)是市场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粮食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粮食产业链包含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生产—收购—流通—加工—终端销售9大环节,利润最高的就是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收购和加工销售,只有种植生产环节属于农民和农业,而其他高利润的环节基本属于化工、机械和流通环节。在粮食的价值分配中农民的种植收益微乎其微,而且经常遭受假冒伪劣商品的伤害。在粮食产业链中以籼稻、粳稻和小麦产业链为主,因此,选择化肥作为上游的生产资料的代表,选择食品作为下游环节的代表,而中间环节则是初级农产品。日益增多的外部冲击引起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目前农产品价格调控的主要对象和依据依然是产业链中的单个环节和产品。这种调控方式不仅可能造成产业链发展的失调和市场扭曲,而且难以影响最需要调控的生产环节,也就是关系大多数农民利益的环节。如肉鸡产业链的活鸡与鸡分割肉,生猪产业链的生猪与白条肉和奶业产业链的原奶与奶制品:当鸡分割肉、猪肉和奶制品价格上涨的时候,传导到活鸡、生猪和原奶的时间漫长,即使传导较快也会因为加工收购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话语权过大压制农产品收购价格,导致“卖鸡、放猪、杀牛”, 大大降低和削弱了国家对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效果。产业链是农产品价格形成和调控的基础和关键。价格调控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本研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外部冲击与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一些结论和启示。
1、外部冲击对产业链中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有着重要影响
外部冲击对初级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且都会在短期内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应,外部冲击的影响可能使初级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扩大3~5倍。虽然初级农产品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很大,但产业链不同环节受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外部冲击对于下游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样的外部冲击只能引起生产资料环节1%~3%的波动。对于上游的加工环节的传递效应也相对较小,在籼稻、小麦等粮食产业链中1%的外部冲击会带来上游加工环节1%~3%的波动,但大豆、生猪、肉鸡产业链中,上游的豆油、猪肉和鸡肉价格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也达到2%~5%。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通过保险、储备等预防外部冲击引起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2、外部冲击对于不同产业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外部冲击对于短期内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尤其是初级农产品价格波动有着重要影响籼稻、粳稻和小麦等粮食产业链由于政府管制等原因,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小,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初级农产品自身受到的外部冲击,主要是气候、自然灾害等对农业生产自身造成的冲击,这样的冲击对籼稻、粳稻和小麦的解释程度达到95%左右。而对于大豆、生猪、肉鸡等产业链而言,市场化程度较高,受到国际贸易、汇率等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且产业链价格波动的范围较广。应针对外部冲击对于不同农产品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价格应急机制。
3、被动的即景式价格调控难以应对外部冲击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从来都不是突发的现象,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也一定是从小幅波动到大幅波动的一个过程。然而政府一般是在产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才制定应对措施, 这种被动的即景式价格调控可能会取得短期的效果,但是也可能由于政府失灵扭曲市场价格,价格调控的滞后效应反而可能加剧价格波动。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价格调控的长期目标和短期收益的问题。
4、单个产品和环节的价格调控作用有限。农业产业链是多个主体参与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多种手段参与发现并形成价格的复杂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链是多个主体参与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多种手段参与发现并形成价格的复杂农产品市场。目前的调控仍局限于单个产品和环节,如原粮市场、肉品市场,而忽视了对整个链条各个环节的调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作用都会弱化,因此,国家必须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 形成从生产资料到原粮生产、畜牧养殖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价格调控机制, 在政策上支持企业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食品的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强国家对市场的掌控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三农研究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