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科学合理安排预算资金。管好用好资金,预算是“龙头”。继续清理、整合、归并专项转移支付,取消一批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专项。除了国家特殊需要外,一般都要取消专款专用。为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指明了方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省市县予以督查激励。湖北省因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获得了督查激励。
把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作为督查激励的内容之一,将有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的旗帜作用,发挥积极效果。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的项目管理“九龙治水”、财政专项资金“撒胡椒面”“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问题突出,湖北省从2011年起开始探索财政资金省本级统筹整合,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2014年又将统筹范围扩大到县级财政,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和责任“五到县”,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湖北省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朝着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不断推进。2014年至2017年,我省统筹使用财政资金额度从287亿元一路猛增到900多亿元,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湖北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在国务院奖励政策推动下, 今年省级财政又将22个部门79个专项跨部门资金整合为八大类,即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环保节能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资金和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明确职能归口部门为牵头部门,会同参加部门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做好大专项的预算编制。
要认真贯彻实施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关键过硬的措施。
健全机制。省级和县级要建立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的推进机制。成立统筹资金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制定统筹规划、资金方案、综合考评验收和激励约束机制,跟踪督办。职能部门积极针对资金投向结合县级统筹思路及规划做好项目申报,超前谋划,建立项目库,加强项目申报与规划的衔接配套;项目实施主体建立台账,确保资金使用有据可查。健全完善统筹项目建成后的档案资料移交和项目后期管护措施。
源头统筹。按照“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的原则,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统筹,对生活救助、基本生产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扶贫搬迁、撬动金融投入支持扶贫、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大类进行资金统筹,对用途相近、范围相似的大类间的资金进行打通使用,解决多渠道资金的重复交叉和部门间难以协调配合的问题,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综合效应。
做实方案。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晰、责任分工明确,把统筹机制落到实处。
对接项目。要充分发挥项目牵头部门的主导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和任务督办落实,加强统筹资金使用方向的合规性和使用绩效的监管,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抓好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围绕规划定、资金跟着项目走。
严格监管。对统筹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实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验收和资金分配的依据。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谁统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资金统筹使用属地监管。县乡村三级建立公示制度,全面公开扶贫对象、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加大奖励力度。对财政资金统筹做得好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给予奖励表彰,加大正面激励。
相信在国家奖励政策的激励下,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的推进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作者傅光明系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省财税审诗词分会副会长;付博文单位:湖北麻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