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李昌平: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要防止两种情况发生

[ 作者:李昌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9 录入:王惠敏 ]

我理解振兴乡村战略是对过去一系列以牺牲"三农"为前提的战略的修正和反正。最根本的目的是三个:一是让乡村恢复活力,支撑过去的"吹泡游戏"不玩死,继续玩。二是让农民家庭的"死钱"可变"活钱",让中国内需获得实实在在的增长,让中国经济获得主体性;三是让中国经济恢复自主性、降低系统性风险!

乡村振兴战略如果要完成上述三大目标,就一定要防止两种情况发生。

第一种情况是:不可以搞城乡资产主体的"腾笼换鸟"之改革。即:政府出台所谓的优惠政策,让有钱人把城市高价格资产高价卖给农村人,农村人把农村低价格资产低价卖给有钱人。下一轮改革,一定要让农村资产价格向其应有价值回归时,把好处留给农民,留给绝大多数人。一定要节制资本,要防止私人资本对农村资产实施资本化。要防止借乡村振兴变相搞"私有化"。乡村振兴只能搞集体资本主义,不能继续搞少数人先富的"XX资本主义"。正在进行中的"对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这类改革要高度警惕,要防止精英以改革的名义实施"合法掠夺"。类似"土地三权分置、只有经营权才能抵押贷款"的改革,更要警惕,这是把赤裸裸的抢劫合法化。如果是这样搞乡村振兴,将导致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问题永远无解,社会基本矛盾将急剧升温。

第二种情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千万不可在乡村搞一二产业竞赛。现在有一种观点,乡村振兴关键要发展产业。大错特错啦!现在农村投入大量资金去搞农业产业竞赛,实质等于拿钱打水漂。当下,中国农产品、农业产业整体过剩和农民一盘散沙的状况下,投资搞任何农业产业都是浪费钱、浪费资源。要教农民学会玩合作金融,以农民自已的合作金融支撑自已的产权实现和交易,支持农民追求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长。振兴乡村主要是帮助农民追求财产性收入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关键有二,一是把小农组织起来,扩大其市场权;另一是在小农村社内部创造合作金融部,扩大小农的财产权。有了这两权,农民有了主体性,再谈农民的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才有意义!或者说,当务之急是先帮肋千千万万的小农组织起来发展合作金融产业。

总之吧,振兴乡村战略是帮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的振兴乡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