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傅光明等:切实整治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 作者:傅光明 傅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5 录入:吴玲香 ]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通知》中列举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种种表现,有六个方面25个问题,其中,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被列举为扶贫作风问题之一。(12月1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扶贫资金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数额越来越多,管理使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2017年12月8日,审计署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资金闲置。9个省的18个县因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原因,3.55亿元产业扶贫资金等闲置1年以上,其中0.86亿元闲置2年以上。二是违规挪用。7个省的10个州县中84个单位或个人违规将扶贫资金用于市政设施建设等非扶贫领域以及公务接待、职工福利等,涉及资金11299.12万元。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7个省的11个县有22个扶贫项目由于项目前期可研不充分,后期工作不到位,未实现预期效果,涉及资金3783.23万元。5个省的6个县有195个扶贫项目管理不规范,存在项目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

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说到底是形式主义、本位主义、部门利益和官僚主义的作风作怪,特别是少数部门的本位主义,顾全大局不够,导致了资金的“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日益显现,严格使用的程序和加强监督检查不力,相关管理的责任不强,查处不力。等等。

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扶贫资金规范管理的特殊重要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包括精准脱贫在内的三大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直接关系精准脱贫成效的关键,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进展和成效,直接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增强“四个意识”,必须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来把握。采取创新和特殊办法,切实改变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现状和问题。

其次,坚持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扶贫资金分配办法,要采取创新的机制和措施,从源头上加大扶贫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扶贫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顶层设计,理顺扶贫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文件要求,到2018年,实现扶贫专项转移支付的统筹整合。到2019年,基本实现扶贫行业间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和涉农基建投资的分类统筹整合。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要将中央和省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强化地方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责任。

最后,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部门和人员责任,加大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运行和资金效果的检查考核、评价和追究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扶贫资金规范管理使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机制,在项目管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提供组织保障。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严格项目管理,资金拨付、跟踪管理和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机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做好绩效考核,严肃财经法纪。扶贫资金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等。对违反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责任人员加大追究力度。

(作者单位:傅光明,湖北省财政厅;傅文,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