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李成贵:树立新时代粮食安全观

[ 作者:李成贵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0 录入:王惠敏 ]

近些年,粮食政策性收储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扭曲了各方利益关系,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对此,建议:

一、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从国际上看,近20年欧美日农产品价格政策不断调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体现得更加充分。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全面高过国际价格,在加入WTO做出较多让步以致没有更多手段限制进口的条件下,政府高水平的最低收购价制度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建议退出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制度。

二、提高对粮农补贴水平。建议提高补贴标准,确保农民种粮收入不比改革前下降。

三、提高社会库存比例。除应急保障外,粮食应由贸易商、加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直接收储。“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才是理想状态。粮食要藏于官府,也要藏于民间,藏于地,藏于市。建议尽快研究支持社会储粮的具体政策,如信贷、补贴、税收抵扣等。

四、提高对粮食安全认识水平。现在粮食问题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多了,出现了显而易见的结构性过剩。解决粮食运行中的问题,要从逻辑起点上调整,遵循动态的辩证逻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利用,统筹配置保育利用山水林田湖草,实现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政协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