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专题栏目 > 纪念杜润生专栏

周其仁:杜润生给了我们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 作者:周其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0 录入:吴玲香 ]

当年杜润生差不多就是这个办法,从来没有一句肯定的话,也不轻易表扬,决不会批评。不断在积极研究农村问题上鼓励你,同时提醒你,同时用他的经验知识、判断力,校正你的看法,然后把你一次次引向农村调查,那时候真想去,因为去了可以学到东西。

其实这一代人都很普通,就是7778上来的,当时你看就是因为对课堂上不够满足,然后参加这样一个小组,杜老办法就是跟你提问题,跟你讨论,说得你心服口服,从来没有批评我们小组当中任何人,就是问问题。

最近老谈论人类思想的源泉,有希腊文明,希腊文明源头上就是苏格拉底对话,就是你一句他一句,他再一句,这个问题你越想越深了,当年杜润生差不多就是这个办法,从来没有一句肯定的话,也不轻易表扬,决不会批评。不断在积极研究农村问题上鼓励你,同时提醒你,同时用他的经验知识、判断力,校正你的看法,然后把你一次次引向农村调查,那时候真想去,因为去了可以学到东西,你以前懂的事情发现不懂,你就去找答案。

那一段80年代对我们这一伙人,很大的锻炼。当然上头给好多架构,给翁永曦,比较年轻的跟我们接上话的干部,不是官僚气很重的干部,同时我们这个架构里面也得有一个层面,搞农村研究一把手叫陈锡文,就是当年我们小组党支部书记,没有陈锡文可不行,因为我们讨论问题可以,说话比较顺便。但是对于政治纪律,政治文化,真是不懂。所以有很多因素错过了,给我们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深入中国的时机,可以从村,从户,一直越过所有中间层次到参加所谓一号文件起草。这样对国家整体的运行,比单独读书本稍微多了一点知识。

本文整理自周其仁2013920日在中国国际金融博物馆主办的江湖沙龙上的发言。

(作者简介: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浪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