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太原举行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5亿元,重点实现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了,主动选择离开农村的土地。这是大多数“身份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选择,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
“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曾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观”的新表述。
现代农业,不仅是数量农业,更是质量农业;不仅要提供大路货,更要生产农业精品。这就意味着,新型职业农民,对政策和市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农用无人机在田间洒药、智能喷灌设备给麦苗浇水、机械插秧机在水稻田插秧、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善把科技和产业融合在一起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更能激发当地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可以很好地实现“帮贫致富”。
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湖南被农业部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省。仅2015年一年,就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49万人次,有20491人通过认定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事实证明,这些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而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今年,100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湖南日报2017-06-0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