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可以一起来听一下他们对于农业补贴与市场化改革的看法。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去年实际上东北四省区农民对玉米种植这一块生产的损失,补贴了390多个亿,平均大概一亩地可以补贴150到180块钱。在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越完善,花的钱越多。
陈锡文表示,农业的补贴等支持保护政策,与市场化改革并不矛盾,而是要在市场化之下,不断完善与变革,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好,使得补贴政策可持续。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你就必须把这个补贴从价格里拿出来。我想今年不仅对玉米的改革,下一步怎么对稻谷和小麦进行合理的改革,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改革也会有很大的作用。
多年研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政策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也表示,我国玉米,棉花,水稻,小麦等作物都在享受高补贴,目前这种高补贴已经难以为继,补贴方式必须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院长 柯柄生:桥归桥,路归路,补贴就是补贴,市场就是市场,把它分开。现在最好的办法,我觉得就是实行按农民的土地面积进行补贴,而非具体的品种。补贴只跟面积有关,跟你种什么是没有关系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