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朱启臻: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激发和满足农民的新需求

[ 作者:朱启臻 刘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8 录入:吴玲香 ]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有所抬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平台期。

如何让农业再上新台阶?延续发展的好形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了新的部署。

解读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朱启臻解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2017年“三农”工作的主线,这将进一步开拓农业进步新途径、打造农村发展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那么,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又将从何而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表示,关键要培养农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

农业农村的发展总是需要一种作用力,过去在农民收入普遍低下的情况下,大部分温饱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增收、脱贫致富就成了乡村发展的一个动力。那个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家庭承包的方式,使农民的收入持续得到有效的提升。经过几十年,传统的发展这种动能的强度在减弱,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动力,来促使农村、农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激发新动能,要有新的需求,要刺激和培养出农民新的需求。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温饱问题上,有吃有喝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多种需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阶段,很多需求都在变革。像农民对网络的需求、对住房的需求、对娱乐的需求以及对产业发展品质的提升,都是农民表现出来的新需求。我们只有把新需求很好的培养出来,才能够产生新的动能。

朱启臻表示,仅仅农民有需求还是不够的,还要找到满足需求的途径。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朱启臻认为,要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力渗透到农村全产业链、休闲农业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均环境改善,要让改革的精神唤起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包产到户是满足了人们温饱、农业发展这样一个需求的有效途径。2017年新的农业农村发展动能,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央已经提出来的产业融合发展,像乡村旅游,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就使农业产业的构成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比如,中央提出和鼓励的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对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生存环境、卫生环境等等,就提出了很好的途径。新动能的培养需要广大的农民、基层的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探讨,目的就在于满足人们不断发展、日益提高的需要。培育新动能,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国农业发展就会更加朝气蓬勃、稳健有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记者/刘璐)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