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权威人士:规模经营重点不在地理上规模

[ 作者:沈静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30 录入:实习编辑 ]

央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今天在2017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上表示,要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方面创新,重点并不在于地理上的“规模经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表示,“三权分置”的明确,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农民此前的忧虑,“过去很多农民确实害怕,一怕流转时间长拿不回来怎么办。二怕包给人家东西蛮不讲理,取不回来了怎么办?现在三权分离后,进一步在法律、制度上规范,通过土地确权的问题办证,通过修订法律,通过修订政策,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久不变。再加上三权分置,土地流转的局面会变得更好。”

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经营土地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有350万户,平均每户经营一百亩土地。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这个规模仍不算高。陈锡文指出,追求“规模经营”,重点并不在地理意义上。“至少要有两种规模经营,同时也要重视两种经营主体。一种是努力地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提供农产品经营主体,需要良种、需要栽种技术、需要各种各样让它能提供产品的技术。而现在更多地出现另外一方面技术,主要贡献是给提供产品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这表明社会化服务正在走向专业化。经营体制的创新应当有更开阔的思路,应当更多地总结基层农民的经验。”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央广网 2016-12-2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