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农村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关键在玉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振兴实体经济是一个方面,农业也是重要一环。明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确定施力重点。
具体要怎么做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包括农业企业,但是对普通的农户我们也不能甩开。要通过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要把这些普通的农户也纳入现在农业发展的轨道。
此外,韩俊还表示,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农村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当务之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尤其是玉米品种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是玉米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玉米为切入点,这是当务之急。玉米增产之后大量的积压在库里,比如说2亿多吨都积压在库里卖不出去。
在过去,中央连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提高的兜底式最低收购价,抬升了市场粮食价格。市场上出现了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甚至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局面。而问题最大的就是玉米。
过去1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2.1亿亩,增加的产量占整个粮食产量增长量的57%,因此,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增加国内供给不足的大豆,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秋粮上市,中央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取消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让市场说了算,开启了粮食品种的价补分离改革。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了3000万亩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农业生产的结构,在逐步的优化。这个玉米,它的种植面积是在减少的。那么我们进口依赖度比较多的大豆,那么 今年的面积是在恢复性增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