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专家:农产品价格改革关键在玉米

[ 作者:韩俊 张晓山 叶兴庆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1 录入:吴玲香 ]

原题:农村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关键在玉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振兴实体经济是一个方面,农业也是重要一环。明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确定施力重点。

具体要怎么做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包括农业企业,但是对普通的农户我们也不能甩开。要通过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要把这些普通的农户也纳入现在农业发展的轨道。

此外,韩俊还表示,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农村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当务之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尤其是玉米品种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为什么是玉米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玉米为切入点,这是当务之急。玉米增产之后大量的积压在库里,比如说2亿多吨都积压在库里卖不出去。

在过去,中央连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提高的兜底式最低收购价,抬升了市场粮食价格。市场上出现了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甚至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局面。而问题最大的就是玉米。

过去1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2.1亿亩,增加的产量占整个粮食产量增长量的57%,因此,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增加国内供给不足的大豆,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秋粮上市,中央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取消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让市场说了算,开启了粮食品种的价补分离改革。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了3000万亩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农业生产的结构,在逐步的优化。这个玉米,它的种植面积是在减少的。那么我们进口依赖度比较多的大豆,那么 今年的面积是在恢复性增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