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陆娟:大米品牌要培育优势创新营销

[ 作者:陆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2 录入:吴玲香 ]

现在全国大米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非常多,问题是怎样做好它。大米有很多地方特色,要做产品就必须挖掘品牌资源,把产品的特色找出来。有三个渠道可挖掘,一是产品本身,二是政府和地区资源,三是企业资源积累。大米是五谷之首,中国65%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大米本身有悠久的历史和农耕文化,有食疗功效等,这些可以作为品牌的资源点,是我们应该挖掘的地方。当地的地区资源要挖掘,同样生产大米,你那个地方水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土是什么样的土壤,要充分挖掘地区的优势资源作为品牌资源。还有当地政府建立流通系统,推行大米标准,保证地产大米的高品质也是资源。企业本身发展过程中很多资源都可以积累。比如水稻从栽培、插秧到收割的种植环节,从加工、仓储到物流的加工过程,有什么特殊的生产加工技能,质量怎么控制得比人家好,这些东西都可以挖掘出来作为企业资源。另外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有企业历史和文化,可能做了很多好的事情,慢慢积累起来也可以做为资源。资源挖掘出来以后,应该作为企业品牌的定位优势进行定位,这样使你的品牌跟别人的品牌相区别,我的五常大米跟你的五常大米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就是定位。

定位优势确定以后,要进行优势培育,因为产品要在市场上不断为消费者提供,要不断培育产品优势。培育有两个方面,一个要不断提升质量,第二要进行特色创新。企业一般都有很多ISO标准,除了企业还有政府部门帮助质量提升,比如说完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有严格的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还有搞风险预警。创新一方面是产品创新,比如说功能创新、设计创新、质量创新。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比如说种植模式改革、精深加工等等。

定位优势培育后要进行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把核心价值提炼成形象的标志或者口号,通过这个图案设计和广告宣传把形象传播出去。形象塑造能够提升品牌形象,无公害、绿色、有机等都能提高品牌形象。

品牌培育好以后要进行营销,一要更新营销理念,实施低成本营销。大米市场没有细分或者细分的不透,要实行差异化营销。政府跟企业要配合,一些基础工作政府来做,创新性营销企业来做。我建议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叫识势造新闻,比如说大米是主粮,大米企业搞一个节粮行动,就可以宣传企业。比如说企业给贫困山区提供免费午餐,做了这个宣传正面形象就积累下来了。还有我建议大家先公关后广告,低成本或者是零推广,比如说微信、微博都可以用起来,可以在里面搞推广,想很多策略。

对大米的市场,我建议现在要进行细分,有的企业已经细分了,产品是销给国内,还是国外,把大米作为礼品市场,还是商品市场,是常规市场,还是特殊市场。常规市场就是我们消费给老百姓吃的。比如说特殊市场有飞机上的配餐,头等舱的配餐,宾馆、五星级酒店的配餐,还有非主流宴会的配餐,这些在国外很发达,国内这方面做的不是太好,要在市场进行细分。现在大米包装都非常粗糙,创新包装就是对不同的大米进行分级,其实不同的大米应该对营养成分,或者口感进行区分。要多渠道进行销售,终端要做强,我建议初创阶段先做渠道布局,要跟终端知名公众人物或企业合作搞营销,这样能够促进和扩大销售量。在成长期要搞总代理,在维护期搞大米专卖店和连锁店,或者网店。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121007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