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土地银行是破解三农问题必由之路

[ 作者: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5 录入:吴玲香 ]

土地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和土地打交道的金融机构,在这里,存进来和贷出去的目标物都是土地。土地银行通过零存整贷的方式将农户手中分散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后再流转给农业种植大户,能有效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形成,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都不断加大,对土地流转模式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将详细介绍目前常见的土地银行及土地流转的几种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土地银行机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成都模式——村民自治、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合作经营

200812月,成都彭州市首家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土地银行)——磁峰镇皇城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营运,这是成都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组建的从事土地权属存贷经营业务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成都土地银行具体运作模式是指政府出面组织,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把某一区域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拆院并院之后的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分类整合或适度改造,在维持基本农业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给其他有土地需求的农业企业或种养大户,土地需求者向土地银行支付土地的储存价值、整理开发价值及两者之和的同期贷款利息,土地银行再把储存价值兑现给农户。

成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成立土地银行的地区,遵循村民自治、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合作经营的运行方式,既保证了土地的适当集中和规模经营,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又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利益,达到了各方共赢的目的,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鹊山模式——土地银行、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服务企业

湖南省宁乡县成桥镇鹊山村土地银行+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服务企业鹊山模式,把农民的零散田块整合起来,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对全村土地进行整体流转,仅用两年时间就解决了前些年村里普遍存在的土地抛荒问题。村里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全村4205亩耕地化零为整全部纳入其中;土地合作社将土地整体租给由村民自发入股成立的粮食专业合作社,粮食专业合作社再将土地按50-100亩的规模划分为若干生产片区,采取竞价方式交给种地能人耕种,并向其提供农机、农资、仓储、烘干等有偿服务。

如今,鹊山模式早已走出鹊山,全国各地来鹊山村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宁乡在全县24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推广这一模式,长沙在全市进行推广,目前已有136个行政村成功复制鹊山模式。此种模式成功解决了农村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矛盾,不想种粮的人可安心到外面赚钱,想种粮的大户优先成规模种植。农民可拿租金,还能享受土地合作社的二次分红。如果愿意种地,还有一笔劳动工资收入。

公主岭模式——政企合作、三方共建、互联网+、服务三农

2016819日,公主岭市农地金融交易中心暨范家屯镇孟家农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揭牌仪式在公主岭农商行范家屯支行举行,标志着公主岭市土地银行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公主岭农商行与湖南土流信息有限公司(土流网)及公主岭市农村经济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建公主岭市农地产权交易中心与土地金融交易中心。农地金融交易中心是由政府主导、服务三农的非盈利性机构,公主岭农商行为该中心在资金结算、贷款融资等方面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土流网提供技术支持的公主岭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营,集新闻资讯、政策法规、抵押融资、交易竞拍、项目管理、合同档案管理、纠纷调处、项目公告、交易规则、服务中心等功能板块于一体。

相比其他两地的土地银行,公主岭市在在政府监管引导和市场化运营的两条主流路径中独辟蹊径,在民营资本和涉农公益性服务中寻求平衡支点,创新性地采用政企合作模式将发展已达7年之久的土地流转综合服务平台土流网引入,将政府的公信力和土流网先进的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和专业的技术进行嫁接,为全面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大胆创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