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陈锡文:我国玉米价格首次具备国际竞争力

[ 作者:陈锡文 沈静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31 录入:王惠敏 ]

原题:当前玉米价格具备国际竞争力 每斤5毛多属媒体误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清华大学现代农业国际高峰论坛今天继续举行。针对当前玉米价格,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前副组长陈锡文表示,当前国内市场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到岸价基本持平,多年来首次具备国际竞争力。而有媒体报道的“玉米价格每斤5毛多”是以价格较低的潮玉米价格与往年干玉米价格相比,形成误导。

陈锡文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大举措,就是必须建立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陈锡文坦言,前几年我们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累积了很大矛盾,成本价格不具有竞争力,库存巨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机制在定价中没有能够好好发挥作用。在今年的1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了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但农民的损失政府要承担责任,要对农民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补贴。2014年,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政府收储价格为辽宁一块一毛三,吉林一块一毛二,内蒙古东部地区、黑龙江省是一块一毛一,平均下来是一块一毛二一斤。去年9月价格回归市场,已经把价格从一块一毛二调低到一块钱。去年吉林和黑龙江的农民收入人均大概要少500600块钱,对农民的打击比较大。

长期以来,玉米供过于求,而且有大量进口,进口价格比我们的低。随着年初1号文件发布之后,东北四省区农民主动调减了玉米面积,当前统计是调减了2300万亩,产量就会有所下降。现在新玉米上市,收购已经开始。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说,从南到北价格逐步递减。陈锡文介绍,正在收购的玉米,在辽宁的价格是7毛到75,吉林是7毛钱,黑龙江大概是657毛,和国家去年定的1块钱的临储价格下降了25%-30%。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判断,目前我们的价格不高于从北美进口的玉米方案价,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国内玉米多年来首次具备与国际玉米竞争的能力。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提到,有的地方玉米收购价格已经跌到5毛多。对此,陈锡文说,进入仓库能够储存的玉米,安全水分必须低于14%,只有低于14%水分的玉米才可以出厂。但当前东北最冷的地方已经结冰,往往玉米的含水量都在25%-28%,甚至超过30%。这一部分玉米需要烘干水分,才能折成标准的含水量玉米入库。因此,把含水量超标的5毛多的玉米拿来和往年价格做比较,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会形成误导。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央广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