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合作社”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经营分散,农业服务滞后的三农难题。
“互联网+合作社”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是由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和生产者参与经营,依托互联网平台,共同开展信息服务助农“种对、卖好”,技术服务助农“高产、高效”,购销服务助农“省钱、赚钱”的互助经济组织,消费分红,入股创业, 谋求成员共同利益, 服务成员增收致富。
农业存在的难点
农业难在——农村信息封闭
农村信息闭塞“种错、卖难”
农民缺少市场信息和技术“种错、卖难”年年发生。“种对”才能 “卖好”。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十分紧迫。
农业难在——农民经营分散
农民经营分散“高买、低卖”
采购农资遭受上游经销商加价,销售农产品下游贸易商压价,组织农民联合对接企业购销更是当务之急。
农业难在——农业服务滞后
农业服务滞后“内忧、外患”
信息服务不足:60%的农户不会有效利用网络和期货市场分析农产品行情走势。
科技服务不足:70%的农户不会科学选肥施肥,没有利用农科院所的高新技术。
购销服务不足:80%农户只获得生产环节利润,不享受购和销两个环节的收益。
教育服务不足:90%农户没被有效培训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如果说农村信息封闭、农民经营分散、农业服务体系滞后是我们的内忧。那么四大跨国粮商攻城掠地,85%大豆企业被外资并购,并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上游垄断农资产品(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的研发和定价,下游操纵下游转基因食品占领我们餐桌就是我们的外患。
农村集体经济优势
新常态
价格要接轨,产销要对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央将农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陈锡文表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托市收购”的收储制度改革。 应把国内粮价回归到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相近水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
陈锡文说:“2016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市场定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很大,最难的是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带来的优势
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超过了500亿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8.8万元人民币。全面实现了衣、食、住、行、用、玩、教、医、养、游“十全”。华西村集团建成的超豪华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设计,面积20万平方米,可供2000多人居住、3000多人同时用餐,拥有目前亚洲最大360度的空中旋转餐厅。大楼内设35部电梯,速度在10米/秒以上,处于国内第一位, 设计高度328米、是中国第8、世界第15高的摩天大厦。华西龙大楼,建筑面积为60万平方米,投资60亿元,共118层,538米高。估计论证和设计费就要超过1个亿,资金是华西村村民每人出资一千万股份修建的。
合作社
中国农业新变革、新趋势!
《合作社法》 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邓小平1990年提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选择部分省份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
2016年中央财政发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选择13个省份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支持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实体经济——“互联网+合作社+村集体”。
可以看出,“互联网+合作社”是发展农村集体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也是未来农业的大趋势之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视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