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不少男孩不会受到太多管教,读完初中,便辍学在家。在中国的大城市,2013年的高中入学率是90% ,贫困农村则是37%,城乡教育鸿沟巨大。
国家应当把人力资本培养的重心放在农村,这是近期学界的共识。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一直专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认为,中国未来必须仰仗的增长源泉,就是人力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打破“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惟一出路是政府加大公共投入规模和比重,实现教育超前发展。目前,中国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6年,受教育程度不足以支撑他们转向新岗位。一旦“智能机器人”普及,西方制造业有可能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中国将空心化。
对于正从中等收入跃升中高等收入国家的中国,这种危险就在眼前。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多年的跟踪调研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不止于此,农村孩童罹患心理疾病的数字在攀升。这一切莫不归因于他们一出生就被“留守”,一上学就被“回流”。恰是国家在土地、户籍、教育等方面的不科学安排,造就了他们如今的面貌。中国已经到了必须为农村儿童改变诸多不合理政策的时候。
重视农村孩童,才能刷新未来的中国。
——编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财新《中国改革》 2016年第4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