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互联网+农村土地:让资本下乡托起农民致富梦

[ 作者:山东001在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5 录入:吴玲香 ]

农村66.9亿亩集体土地,长期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与此同时,又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就出现包括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但大部分村民土地承包给农民合作社,让农民合作社来运作土地的流转。这种模式下农村土地流转就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即使有书面合同,其内容不完整,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力。有的未经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审查同意。二是土地流转有的不按规范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甚至与现行法规相冲突,如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了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等。有的曲线炒作地皮,实行耕地“农转非”。三是有的合同未经区、乡(镇)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签证或公证机关公证。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在确保耕地红线、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明晰、完善农村土地权能,赋予农民土地融资功能,并确定试点改革、稳妥推进实施路径。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也出现了 “互联网+农村土地”的新模式:一站式服务平台——“来买地网”201510月正式上线,解决资本下乡找地难、落地难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更好的为平台提供线下服务,在合作村庄内,“来买地网”会发展一位当地人为“乡村联络员”,借助其熟悉当地情况,有资源和人脉等优势,在平台搜集、整理、发布当地的土地信息,还可以带客户去现场勘查,以及协调当地关系。

“来买地网”不只聚焦于找地,而是关注拿到地后的一系列交易服务。买地网还整合24家第三方众包服务商,提供了一系列服务, 主要包括:法务咨询,规划 设计,工程咨询、交易鉴证、担保交易、分期付款等服务内容。

买地网创始人汪洋表示,“互联网+农村土地”正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播下新的种子,为中国农村土地交易注入新的动力引擎和更加宽阔的未来,真正做到让资本下乡,托起农民致富梦。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山东001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