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互联网+”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探索农业种植业领域

[ 作者:新农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3 录入:吴玲香 ]

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互联网+”模式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不但拓宽了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渠道,而且给种植业和服务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各涉农企业的销售或服务网络纷纷下沉,辐射到我国繁星式的乡镇或村庄之中。

从种植业的角度来看,涉农企业的种类不断更新,经营规模也随着“集中连片、专业种植”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壮大。“生产资料”、“农业配套机具”、“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等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息息相关,涉农服务领域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将上述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市场中,化肥和种子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不利于有实力、重信誉企业的业务拓展,也给零散的广大农户带来鉴别难度;在农业设施和器材上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以温室大棚的塑料为例,不同产品的受力强度、透光度、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相差甚远,这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2)农业机械化与服务

农业合作社、国营农场、个体农户的农用机车和农机具已近饱和,机车和农机具的使用效率相对降低,且部分农机具的购入依赖银行贷款,投入成本增加、农户的负担加重。同时,农业机械使用的信息共享程度差,农机作业和农户需求出现了“供求两难”的问题,即:一方面是短时间内农机作业强度大、机车总作业量小,难以分配到其它需求区域;另一方面,少量零散的农户和地块因地理位置或经济效益原因而无法及时完成机械作业。

3)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

在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中,我国主要通过市、县和乡镇三级农业服务部门协同配合,但是由于受财政支出、人员力量、硬件设施、人员结构和素质等多方面的限制,相关的涉农服务数量和规模较小、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效果较差。相反,农业服务领域还有好多棘手的问题,例如: 缺少系统的地力评价数据,大多数村庄的施肥仍是模糊性的“经验数值”,这造成了不同地块的产量差异和肥料的浪费。

4)缺少系统、科学的服务型社会机构

以农产品的销售为例,广大农民在承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同时,还要承受起伏波动的市场销售压力,当前我国缺少类似美国保护农民利益的农业协会组织,农产品的信息获取和价格评估更是无从谈起。

上述问题只是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中众多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我国政府重视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政策下,借助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和平台,得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新农宝作为农业电商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公司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广大涉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农业服务机构和零散的农户搭建了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农业服务信息的互通与共享,为各方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简单高效的互选机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 新农宝)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