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思维中,美国农业当然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美国农民一人种地3000亩”、“一个美国农民产粮150吨可以养活200个美国人”。
于是中国也似乎看到了规模所带来的光环,前几年大肆搞规模农业,我还听到有人断言说,中国需要4000万农民就够,然而美国式农场真的适合中国吗?我们来揭开美国农业的面纱,看到真实的美国农业。从中找到适合我们中国的农业发展之路。
美国农业从业人口205.6万farmers,这是文字游戏。
2009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farmers)为205.6万人,约有190万个农场,土地面积为29.7亿亩(扣除休耕面积),平均每个农场土地面积为1563亩,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08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从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高达1445亩。
看着很牛叉吧,羡慕吧,可是大家被欺骗了,这个farmers是农场主的意思,不是真实意义的农民,也就是相当于中国旧社会的地主,下面还需要雇工的,长工、短工什么的。
美国农场的运作常常也需要雇佣劳动力,即农场工人,但粗略估计加州就超过60万人(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33万人),全美有210(劳工统计局数据)~500(研究人员抽样估计数据)万人。
美国农场工人8%是童工,说好的人权呢?骗子!
根据美国劳工部1995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美国的农场工人70%出生于美国本土之外,1/3以上是非法劳工,童工现象也很严重,大概有8%的17岁以下的童工。
美国因从事农业工作而死亡的人口中有20%是儿童。同时,非法劳工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美国法定的最低工资,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美国这种农业模式的运行才得以维持。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高补贴的美国农业问题严重
首先,高消耗。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耗能最高的农业,美国每年生产的3亿吨粮食,须消耗石油6000~7000万吨、钢铁约800万吨、化肥(折纯)约4000万吨,广义农药(原药)100万吨以上。
如果世界各国都采用美国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其次,高污染。美国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了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衣阿华州大泉盆地在1958—1983年的25年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
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1.8米,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0.2米。
人家美国有休耕,我们中国就那么点土地,祸害不起啊。
最后,高补贴。美国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2000年,美国农民净收入总额547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47%。2001年,美国对农业各种形式的直接间接补贴总额是953亿美元,进入农场主口袋的占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42%,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补贴。
这种高补贴政策和低价粮食倾销的后果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下降,农业再生产和提高能力大为削弱,最终引发农业生产和粮价动荡,甚至政局动荡。
中国人多地少钱少,劳动力才是真正优势。
中国人多地少钱少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必须尽可能地精耕细作,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中更重视前者。说白了,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量,多安置人口。
现在国家种种方式表明城镇化进程加速,这是好事,不过考虑到客观因素,责任重大,我国现有农村人口近7亿,以每年2000万人的城市化进程,考虑到农村人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的情况,在30年以后也仍然有1~2亿农村人口。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要考虑如何在土地上更多的安置农民,而不是把农民赶向城里,这样一来,会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产生动荡局面。
而集约化经营,让土地产出更高的效益,就需要国家配备农技推广体系,而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农技推广体系破烂不堪的局面,根本无法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农业的现状就是没有美式的高劳动生产率却有美式的高消耗。
而严重缺乏资金的个体农户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引导根本无法通过密集、深化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技术投入实现集约化农业。而国家之前对于农业的各种补贴,这些钱都没有花在刀刃上,只是延续了原来错误农业的苟延残喘。
一切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的构想都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是空谈!
这回粮食改革力度很大,希望能让我们见到中国农业美好的那一天。
美国农业不是天堂,中国农业也非地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医生资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