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经济发达地区三农转型新路径

[ 作者:张道平 张春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5 录入:吴玲香 ]

——江苏无锡惠山区洛社镇六次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以行政村万马村全域为范围,打造六次产业示范园区,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三农转型新路径。

作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洛社镇工商业颇具盛名,素有小无锡美誉。万马村是洛社镇一个传统型农村,过去,由于农地分散,各家农户独立经营,农业仅停留在种植层面,土地产出效益不高,而散布于村里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则让生态环境面临挑战。

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洛社镇外出考察后,确立了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理念,于2012年开始在万马村建设六次产业示范园区。为了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该镇采取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全民参与方式,引进无锡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尚田集团建设运营。

据尚田集团董事长曹熙忠介绍,六次产业并非六个垂直的发展阶段,而是1×2×3的结构:1是指农业生产阶段,也就是一产;2是指农产品深加工制造阶段,也就是二产;3是指基于一产、二产延伸出来的,直至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也就是三产。在园区内,一、二、三产业共生共融,相乘得6,效益倍增,但同时也缺一不可,如果其一为零,结果只能是零。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六次产业无疑是与政策相吻合的。

根据规划,洛社镇六次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面积60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预计总投资8亿元。政府负责主要道路、桥梁、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尚田公司负责具体规划运营、园区主体建设,将充分突出江南水乡乡村特色,形成涵盖三大产业的六个产业集中区:乡村旅游核心功能区、葡萄种植与花果展销区、水产养殖与水岸休闲区、蔬菜瓜果种植加工区、稻麦种植加工区和物流仓储区。

对于每类产业,洛社镇都有清晰的定位和思路:一产,发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推广草莓、翠冠梨等休闲品种,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二产,通过农产品加工中心,深化产品生命线,开发果酒、果酱、蔬菜净菜等产品,并充分借力互联网+”,健全现代物流和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三产,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盆景园艺、蒙德里安香草园、布察德花园等创意文化农业,同时通过农村环境整治,发展农耕体验、亲子游等乡村旅游项目。

目前,园区土地流转工作基本完成,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打造的核心区域已初具规模。

曹熙忠介绍,园区内豆腐坊、油坊、酒坊等农产品加工体验设施已投入运营,民宿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今年还将再建成家庭农场20个,再过两年时间,整个园区便可成熟。届时,14个自然村将各具特色,完美展现江南风貌,而整个万马村将成为一个集乡村居住、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特色展销、农趣体验、农俗传承、自然观光、水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魅力乡村。

■记者手记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土地资源稀缺,走产出效益高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是必然要求,而较强的经济实力及周边庞大的消费市场,又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洛社镇发展六次产业的实践,正是一种有益尝试。通过鼓励当地农民全程参与生产、加工以及营销、旅游三大环节,既提高了土地产出,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又可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农业,变身职业农民,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而且,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更加注重土壤改良、环境保护及乡村文化传承,这将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内涵。洛社镇的探索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三农转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如能成功运营,将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第25 总第1124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